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黑鐵時代講的是什麼> 第十九章這僅僅是邊境摩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這僅僅是邊境摩擦 (1 / 2)

有關這些傢伙心裡面是怎麼想的。是全盤接受還是在罵娘什麼的,威廉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他唯一有興趣的就是這些傢伙的成果。威廉相信,透過不斷地洗腦教育,以及鞭子與糖果式的獎勵與懲罰措施,這些傢伙最終會變成一群非常忠誠的僕從軍。就好像是沙俄時代的那些哥薩克人一樣。

不過當然了,在這裡,人們對於哥薩克人有一個誤區。不少人總喜歡誇大哥薩克人的戰鬥力。甚至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最強大的騎兵部隊——非常遺憾的一點,實際上並不是。

在騎兵大行其道的時代,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騎兵,輕騎兵是東歐的驃騎兵——匈牙利,波蘭立陶宛聯邦,普魯士與奧地利擁有的大批的精銳的,擁有遊牧騎兵的狡猾,以及歐洲騎兵的秩序的精銳騎兵部隊。而最優秀的重灌騎兵,則是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翼騎兵。

這些翼騎兵在多次鎮壓哥薩克暴亂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被那些可悲的兇哥薩克人們驚恐的乘坐胡薩爾(強盜)。你要知道,哥薩克人的兵種定位實際上就是強盜來著。而能讓一群強盜驚恐的稱自己是強盜,由此就能看出波蘭的翼騎兵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強大了。

實際上哥薩克人並本身就不像是表面上的那麼光鮮出眾。沙皇俄國末期,豢養的數十上百萬的哥薩克騎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實際上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面對戰壕,大口徑火炮,新式炸藥與重機槍,騎兵甚至連近代,排隊槍斃時代的重要性都失去了。徹底淪落為了一個無足輕重的輔助兵種。

而在這個過程中,沙俄作為帝國主義中最落後的,被稱為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也理所當然的變得很弱雞——你當他願意養那麼多的騎兵——他養那麼多的騎兵是因為幾個原因,所以不得不養的。其中之一是沙俄的國土開發率非常低。交通非常不方便,領土也非常巨大。

為了保證領土安全,所以不得不養著這麼多的騎兵。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沙俄的技術落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沙俄的軍隊甚至連步槍都湊不齊。想一想要將一百萬的哥薩克軍隊從騎兵變成步兵的話,那麼這些傢伙就需要至少一百萬步槍。這會要了沙俄的老命的。

再有就是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騎兵實際上也有點作用的——當然,這個作用並不是說在與歐陸強國爭鋒的時候——特麼的在近代,沙俄捲入的最後一次大戰,也就是拿破崙戰爭中,那麼多的哥薩克騎兵也沒什麼表現。到了一戰的時候,幾萬哥薩克騎兵一個衝鋒,面對鐵絲網,戰壕再加上重機槍與重炮,速射步槍組成的防禦網,除了死的很慘就是死的很慘。

沙俄有病才在對西方的時候使用哥薩克騎兵。

事實上從近代開始,哥薩克騎兵活躍的地方就是東方。也就是那些更加野蠻,更加荒涼的地方。從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到中亞的黃沙大漠,都是這些傢伙馳騁的天地與空間。在與中亞的可汗們戰鬥,與蒙古高原的蒙古人戰鬥,與東西伯利亞,通古斯的野蠻人戰鬥。當然還有與滿清戰鬥。在與這些落後國度的落後軍隊戰鬥的時候,在戰鬥力,之武器裝備以及戰術上勉強佔據一定優勢的哥薩克人,才能夠獲得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的勝利。

就是這些野蠻而且戰鬥力比較出色的傢伙,打下了屬於沙俄的大片領地。甚至在全盛時期,哥薩克人中包括了大批的波斯人,乃至是蒙古人。可見哥薩克人對於帝國擴充套件具有的積極意義。

當然了,這樣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在之前已經提到過一次的原因,那就是後勤補給的問題。

交通不方便,鐵路線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維持一支攜帶炮兵,大量輜重,以步兵為主力的綜合性的軍團,在數千公里,乃至上萬公里之外作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是威廉在控制了庫曼——欽察草原,並且覬覦著東方的財富與商業利益後,所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道路的問題,交通的問題,後勤補給的問題。註定了威廉在沒有完成鐵路網——至少是沒有完成橫貫整個庫曼——欽察的鐵路線路之前,是絕不可能派遣重兵集團向東方拓展與作戰的。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騎兵,尤其是自備乾糧的哥薩克騎兵來戰鬥,就是一個最為出色,最為傑出也最為正確的選擇了。

事實上就是這樣。在沙皇俄國的歷史上,哥薩克人從來都是向東方拓展的急先鋒。除了他們相對於東方的落後國家來說比較出色的戰鬥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後勤補給更加簡單了。

仍舊擁有一些遊牧民族的感覺的哥薩克人們,點滿了掠奪,洗劫,以及草原行軍等等方面的技能點。同時,他們的戰鬥力又比東方的傳統騎兵更優秀一些。兩者疊加起來,讓這些傢伙成為了最適合向東拓展領地的先鋒部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