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裡福德家族所代表的俄羅斯,文德,波羅茨克;喀爾巴阡王國;倫巴第北部七個邦國;教皇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馬耳他騎士團國。加起來總共十四個國家,在一七四四年的四月一日,一同宣佈,組成了“神聖聯盟”,以應對黑暗精靈,人類之敵,鄂圖曼帝國的入侵。
而在軍隊方面,已經恢復編制,並且增加了一個由草原騎兵組成的哥薩克騎兵旅的赫裡福德家族。加起來全部的軍隊將超過七萬。同時從庫曼——欽察草原,以及魯塞尼亞,效忠赫裡福德家族,或者說克里米亞汗的半人馬與遊牧民中,可以獲得至少兩萬軍隊。
赫裡福德家族就這樣,可以號稱擁有十萬大軍。
而在另一邊,喀爾巴阡王國雖然說窮困潦倒,但其經濟體制,大量牧民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組成驃騎兵的動員機制,也讓喀爾巴阡王國擁有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特別是卡爾曼四世,為喀爾巴阡王國專門締造的精銳部隊,喀爾巴阡的山地步兵,喀爾巴阡擲彈兵,以及喀爾巴阡的黑色軍團……這些部隊全部都是精銳所在。卡爾曼四世投入了不少心血,才訓練出的精銳之師。結果這一下子,全都便宜了神聖同盟。
喀爾巴阡的軍隊,至少能動員兩萬。包括一個旅的山地步兵,兩個團擲彈兵,以及兩個旅的黑色軍團正規軍。
緊接著是倫巴第與教宗國。
無論是倫巴第人,還是羅馬教廷,他們的軍事力量都不是很強……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軍隊數量不多。有錢,又有足夠的武器裝備。如果單單從人數和裝備兩方面看,北倫巴第諸小邦與羅馬教廷都不差。咬咬牙,五萬大軍能湊出來。全面動員的話,十萬大軍也是輕輕鬆鬆。
但是以北部倫巴第人的浪漫與懦弱計算,威廉覺得他只要一個軍團,就能將對方的十萬大軍打個全軍覆沒。
所以說,將倫巴第小邦與羅馬教廷納入聯盟的真正用意,並不是他們戰鬥力極為低下的陸軍部隊,那些會相互作假,打仗就像是演戲一樣的倫巴第傭兵。在與哥特傭兵對戰的時候,會因為對方的部隊真的殺人,而嚇得像是女人一樣尖叫。
決不是這些傢伙。
海軍,也只有海軍。海軍才是威廉真正期望他們提供的部隊——如果沒有足夠的海軍威脅敵人在亞得里亞海地區的海軍部隊,運輸行動,以及阻止柏柏爾人海盜,咄咄逼人的態勢的話,那麼這場戰爭沒有開始,就輸掉了三成。
比起那些戰鬥力低下的倫巴第傭兵與徵召兵,倫巴第的海軍部隊堪稱華麗。因為常年會與鄂圖曼帝國作戰的緣故,其中不乏跳幫肉搏,所以海軍部隊,海員與海盜們的作戰意志,反而比陸軍部隊更高一些。
甚至有人聲稱,那些真正勇敢,真正能打的倫巴第人,全都外出跑船去了。而留在倫巴第陸軍中的只有殘疾,智障以及數不清的懦夫。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不算錯。
倫巴第的七個小邦,再加上羅馬教廷,其能夠組織的海軍部隊數量絕對會超過五萬。如果全面動員的話,十萬大軍也絕對拿得出來——當然,這是理論上的,也就是將所有在蔚藍海域航行的倫巴第船隻,全部徵召到軍隊中所爆發出的戰鬥力,實際上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比起戰爭,倫巴第人對於貿易以及賺錢更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倫巴第人理所當然的,不會停止航海與經商。可想而知,就算宣佈對於鄂圖曼帝國進行封鎖,甚至由教宗釋出敕令,嚴禁信仰光輝之主的教徒,與異教徒黑暗精靈們貿易,這種局勢也不會改變。
不過無所謂了,只要能拿出幾萬海軍,再加上一批英勇善戰的馬耳他騎士。整個倫巴第的海軍力量,就足以與鄂圖曼帝國,再加上柏柏爾人相提並論。
最後,是阿斯圖里亞斯人……
說實話,威廉一開始對於這些傢伙,還是多少有點期望的。畢竟在這之前阿斯圖里亞斯人曾經是人類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首屈一指。如果阿斯圖里亞斯人真的能重新振作起來,抽調出一支海軍部隊,再加上一到兩個軍團的陸軍的話,那麼這場戰爭就更加輕鬆了。
只是非常可惜,阿斯圖里亞斯人似乎並沒有這個覺悟,更沒有這個勇氣與決心。在自身財政狀況非常糟糕的情況下,阿斯圖里亞斯人只答應派遣一支很小的艦隊,參與對柏柏爾人的作戰。這對於聯盟大勢沒有任何促進作用,沒有任何影響。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沒什麼卵用。想到這裡,威廉就覺得很感慨。
曾幾何時,阿斯圖里亞斯可是人類世界最強的國家啊。不思進取也要有個限度才行……
總而言之就是這樣,雖然阿斯圖里亞斯,倫巴第小邦以及教廷都是湊數的。但是他們好歹能分攤一點壓力。柏柏爾人,再加上鄂圖曼帝國的海軍,他們應該能夠承擔這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