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這場戰鬥看起來像是平手,是因為雙方各自取得了一些勝利。
皇帝陛下的喀爾巴阡驃騎兵在法蘭克尼亞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單單破壞了聯軍就地獲得補給的可能性,同時也沉重打擊了法蘭克尼亞軍隊的囂張氣焰。可以說,前半段的戰鬥是他贏了。
然而再接下來就不是這樣了。火車的運力足以供給六萬大軍的後勤補給。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快速步槍,沒有自動步槍,沒有機槍沒有管退炮沒有坦克裝甲車戰鬥機轟炸機等等等等……軍隊的後勤補給壓力比一百年後的同行們輕得多。
所以說,只要幾臺蒸汽機車,再加上幾十節車皮就可以供應六萬大軍所需的後勤物資了——大多數都是吃的東西——麵包,風乾肉,麵包,風乾肉,麵包還有風乾肉——反正這個時代計程車兵們也別想吃什麼好的。有黑麵包再加上風乾肉就可以很滿足了……吧?
就是這樣。在擁有蒸汽火車,再加上一輛鐵甲列車護駕之後,聯軍後勤無憂。在鐵路線南段來回巡邏的鐵甲列車,對於小股散兵來說幾乎可以說是無解的。
這樣一來,對方滅殺了大量的驃騎兵,雙方計程車氣也基本持平。這場戰爭預演的後半場是聯軍獲勝了。
而之所以說實際上這場戰鬥是聯軍獲勝了,是從結果以及雙方的戰術目的來說——這一點就更簡單了。
皇帝陛下想要切斷對方的後勤,聯軍則想要保全他們的後勤路線。最終皇帝陛下失敗了,聯軍成功了。所以聯軍獲勝,就是這麼簡單。
卡爾曼四世失了先手。
幾百名喀爾巴阡騎兵的損失,對於擁有六萬大軍的帝國皇帝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既然後勤補給打不破,那麼他麾下兩三千喀爾巴阡驃騎兵就等於是廢物垃圾渣渣沒有用——因為這些騎兵正面作戰的實力實在是不高。聯軍之中,弗裡西亞,法蘭克尼亞各有幾個胸甲騎兵團。
洛泰爾尼亞的封建領主們也有不少勉強可以當輕槍騎兵的封建騎兵部隊。這兩樣加起來,足以抵禦喀爾巴阡驃騎兵——這些驃騎兵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並沒有像是中後期驃騎兵一樣,在有著類似東方遊牧騎兵的騷擾戰術的同時,還可以列陣衝鋒。
當然了,威廉知道一點事情,那就是騎兵部隊VS火車,並不總會像這場戰爭一樣,以騎兵的失敗告終——現如今的火車速度不行,一般也就五六十公里就是極限了。這個速度並不比現如今最流行的,經過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育種,改良的戰馬速度快多少。
所以說,稍稍看一下美國流行的西部片就知道了,那裡面騎兵馬匪搶劫火車的片段不要太多——而實際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同樣不少……
只是很可惜這樣的事情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足夠的距離與足夠的情報。前者保證一輛鐵甲列車無法遮掩整條後勤補給路線,後者則保證他們不會一頭撞上滿載著敵人士兵的軍列。除此之外,騎兵本身也需要一定改革,需要攜帶更多種的武器裝備。甚至在必要時候,要下馬步行,列陣而戰。
就是這樣。
“所以說……接下來應該要自行製造火車了吧……火車啊,這可是蒸汽時代的最高科技之一啊。”威廉心裡面這麼想著——是的,目前來說,赫裡福德家族所控制的,擁有幾百萬平方公里領地,上千萬的人口卻連一個可以建造火車的工廠都沒有。想一想就覺得很沮喪。
——幸虧,現如今威廉麾下已經有了足夠多的矮人工程師。這些矮矬子,再加上從布立吞進口的部分機器裝置。自行建造一座火車工廠,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就是這樣,前期的戰鬥結束,再接下來就是雙方主力的戰鬥了。
——在八月二號那一天,天氣晴朗微風徐來。在法蘭克尼亞與大摩拉維亞交界處,雙方軍隊開始列陣,皇帝陛下主攻。他將他麾下的兩個主戰軍團——也就是他從帝國南部招募來的職業傭兵聚集了起來。
這些職業傭兵,也正是這個時代的主力部隊。同時由皇帝陛下麾下悍將,以及那些最著名的傭兵隊長們指揮著。預備衝擊敵人的陣線。
這接近兩萬名士兵中,包括上百門各式火炮,以及整合了各個傭兵部隊騎兵,湊出來的兩個輕騎兵團。
可以說,這是一支當今時代的標準軍團。
而在皇帝陛下的第二陣列則是他的兩個近衛軍團,總共兩萬四千餘人——這些已經把命賣給了施瓦本家族的傢伙們,都是追隨著皇帝陛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的老兵們,又或者是各個騎士,小貴族家族子弟。無論是戰鬥技術,意志還是士氣都趨於完美。除了配備火繩槍與超長強的基本部隊外,還擁有兩個燧發槍步兵團。
這是皇帝陛下的一張王牌。他們配備了與赫裡福德家族類似的燧發槍,並配備了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