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這章查了很多資料,寫的時間有些長,論文都看了好幾篇,雖然還是不可能比得上專門的學者,但問題應該不會太大。若有問題可以指出。
古言:天子駕崩,天下縞素。這話沒錯,但是從天子駕崩的那一刻起,並不意味著天下就一定會縞素。中間流程相當複雜。
前朝的事情不去多說了,太多太複雜,單說說這明朝皇帝死後一般會發生什麼事吧。
太宗皇帝朱棣死於北伐蒙古的路上,死後為防止軍心動盪,大臣密不發喪,過了十幾天,等到皇太子朱高熾到居庸關後才正式發喪。
仁宗皇帝死於寢宮,當時因為遷都的籌劃,皇太子朱瞻基在南京,加之漢王朱高煦對皇位虎視眈眈。所以同樣沒有第一時間發喪,一直等朱瞻基到良鄉今北京房山)後才發喪,並宣遺詔。
之後宣宗駕崩,除了英年早逝外,該佈置的都佈置好了,直接發喪。這一世再然後,就是這次朱祁鈺駕崩了。
昨夜,朱祁鈺本來在西宮休息,夜間彌留之際被宮人緊急送入正寢,也就是乾清宮。這項典禮被稱為遷居,遷居是指將天子遷於正寢之中,並向天地禱告,祈求最後一絲可能。
當朱祁鈺呼吸逐漸減弱後,所有人不許哭,因為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典禮,是為屬纊,是指往將死之人口中塞入極細的棉絮,此方法用來判定是否還有氣息在彌留者的口中,如若斷氣,則跪地痛哭。《明史》載:“屬纊,俟氣絕乃哭。”
這一項任務由皇太子完成,也就是朱見濟去做。朱見濟聽到這個要求後,整個人都呆在原地,好像被冰封了一樣,身邊所有聲音都聽不清了,一片混沌,天旋地轉。
有些事情你知道會來,但是真的來臨的那一刻,完全不敢想象。激動是沒有的,更多是恐懼和迷茫。
在旁人的催促下,朱見濟顫顫巍巍地將棉絮塞入朱祁鈺口齒之間。朱見濟多麼希望看見棉絮被吹起,散落空中。
只是沒有,什麼都沒有。朱祁鈺失去了最後一口氣。
見此一幕,朱見濟癱倒在地,雙目無神,六神無主。朱見濟明白,從這一刻開始,自己最為重要的靠山倒了,平日勾心鬥角,那也是父子,朱祁鈺一去,自己可是要直面所有的艱難險阻。
哀聲不知從何而起,但是那也不重要了,很快哀聲就縈繞耳畔,自四面八方傳來。從乾清宮不斷擴散而出,擴散至整個紫禁城。深深夜幕,重重宮牆,攔不住哀聲氾濫,很快,整個北京城都知道了。
等到天明,不需朱見濟下令,天下縞素。朱祁鈺文治武功確實不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待民以寬,在位時期不曾大興土木,更不曾窮兵黷武,此外當初坐鎮北京,打贏北京保衛戰,北京城老百姓對朱祁鈺心懷感念之情。是以聽聞朱祁鈺駕崩之事傳來,百姓皆縞素慟哭。
朱見濟在乾清宮前,就喪次東,釋冠服,披髮詣梓宮前,五拜三叩首,哭盡哀。這是要求,朱見濟實際上這個時候哭不出聲音來了,更多的是茫然與無措。
此外,宮中自皇后以下皆披髮哭,這皇后便是廢皇后汪氏,唐氏還不曾被扶為皇后,百官承認的還是汪後。
汪氏身邊還有兩個女孩,年紀比朱見濟略大,白白嫩嫩,面容略顯拘謹。她們是朱見濟的姐姐,朱見濟這麼多年也不曾見過幾次。朱祁鈺駕崩,她們不可能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