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靜態抬頭紋很深怎麼弄去掉> 第155章 好心辦壞事?和沐琮借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5章 好心辦壞事?和沐琮借錢 (1 / 2)

紹治元年五月,天氣不斷轉暖,哪怕是大明最北邊的三萬衛,種子也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早春雪災帶來的危害漸次減弱,這也是近段時間朱見濟為數不多感到愉悅的事情了。

大明朝地方萬里,不可能處處受災的。一些地區受災嚴重,顆粒無收,一些地區受災較輕,還有一些地區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往年可以透過徵收或是減免田賦的手段進行平衡。但是今年朱見濟早在年初下詔減免天下賦稅,藏富於民,這個手段已經不可能再動用了,朱見濟丟不起這個人。只能夠啟用各地糧倉賑濟災民,最大程度上減少流民的數量。

實在不行,組織某省某縣百姓集體遷徙去別處就食,免得來回轉運的開銷。這個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已經實行,梁惠王就對孟子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說的就是這事。

不過,事情可不只是這點。減免天下賦稅對不同地區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中央的積蓄多一些,還能夠堅持一二。而地方財富押解入京,預留不多,不僅有衙門開支,還需要負擔地方衛所及士人廩食的供給,甚至各處王府的開支也要地方來供給。地方本就財政緊張,如今更是完全被擊空。

朱見濟這些日子就頻繁接到地方官哭窮的奏章,請求中央支援,同時各地都御史上奏說部分地方官徵收苛捐雜稅,而且還是開徵此後多年的賦稅,完全是一副吃絕戶的樣子。朱見濟原本以為這種事情就是後世戲文唱戲的編出來娛人耳目,結果沒有想到真的被自己遇上。

朱見濟眼下雖然動不了朝中重臣,但是一些蒼蠅大小的官員還不是隨便拿捏,自然是第一時間將出頭鳥給打下去,讓錦衣衛把犯罪的地方官押運入京,交付三司會審,判出一個典型來,以儆效尤。

但是,朱見濟凌厲的手段只是將問題由一個極端扭轉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原本,官員為了維繫組織的運轉不惜盤剝百姓,現在朱見濟嚴厲處置,他們就一改作風,完全不願意處理地方政務了。基層工作自然隨之渙散,捕盜的躺在家裡曬太陽,巡河的跑去戲樓裡聽戲,文書也不好好整理卷宗了。整個天下變得烏煙瘴氣,各種各樣的亂子都浮現而出。

一問他們為什麼不幹活,好傢伙,薪水已經拖欠了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

而這其中,最讓朱見濟感到憂慮的,是邊軍的動向,戍守在外的他們遠離家鄉親人,本就積怨在心,聽說兵餉也已經拖欠了許久。這就是一顆不定時炸藥,誰知道什麼會炸開。也不僅僅是邊軍,京城禁軍,包括十團營與三老營在內,最近也是怨氣頗多,他們嫌棄最近宮中給的賞賜太少。之前每個月朱見濟都會巡閱軍隊,順便給予賞賜,這筆賞賜的數字在減少。

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減稅的弊端正在浮現,難以想象,不過是半年不到,就好似要天下大亂的樣子。反對減稅或者說因減稅而利益受損的人掀起了一輪新的高潮,或明或暗,暗流湧動。

可是,朱見濟這不是在做好事嗎?還是說好心辦了壞事呢?朱見濟自己都快要懷疑起自己了,世界觀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說了很多,但是歸根到底就是錢的問題,國家沒有足夠的儲蓄進行全民減稅,財政收入盈餘不多。

沒有人去質疑為什麼這麼龐大的國家怎麼連一年的積蓄都沒有,他們反倒是去質疑朱見濟為什麼要去減稅,為什麼要去撕開這醜陋而讓人作嘔的表皮。所有人閉著眼睛裝作問題不存在,這難道不好嗎?

說實話,減稅之初,朱見濟是預料到可能出現這個情況的,他當時的設想是用危機倒逼改革。但是事情發展的結果與他設想完全不一樣,危機是有了,但是改革卻沒有出現,所有人不念著朱見濟的好,反而還責怪起朱見濟來了。任由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朱見濟反倒要出現統治危機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