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靜態抬頭紋很深怎麼弄去掉> 第63章 試劍鋒芒,無用之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章 試劍鋒芒,無用之用 (1 / 2)

客廳內,總算是有了幾分武將世家的模樣,兵書也好,兵器也罷,或是諸多殘破不堪的軍旗,都透露出一股肅殺之氣來。特別是一些沾染血跡又存在鏽跡的兵器,更是述說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眾多兵器之中,有一把寶劍嶄新無比,劍鋒上甚至連缺口都不存在,好似從來不曾用過一樣,在眾多武器中顯得格外奇怪,張懋見朱見濟目光停留多時,道:“這劍是當年家父滅胡朝奪來的寶劍,是胡朝左相國胡元澄的佩劍。”

“胡元澄?”聽見這個名字,朱見濟總覺得自己好像在哪裡聽過,但是一時之間又記不起來。

張懋見狀,連忙解釋道:“這胡元澄本是胡朝太上皇胡季犁的長子,胡朝末代國王胡安世的長兄。國滅後被俘,寓居大明,改稱黎澄,因精通火器,太宗愛之,擢拔任用,官至工部尚書。又博通經書,撰寫有《南翁夢錄》,與禮部尚書胡太師交往甚深。”

朱見濟就記得自己好像聽過這個名字,想來是從胡濙那裡聽說過此人,只是胡元澄在十年前去世,朱見濟並未過多在乎,不久就忘了。

朱見濟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感慨道:“劍是好劍,人也有才。胡朝合該滅亡,既有長君不立,卻立弱君,長幼無序,真乃取死之道。”

三尺之劍,吹毛斷髮。主不用之,非不鋒利也,實乃不願用也。上下失德,無怪乎大明平滅胡朝之路勢如破竹。

張懋道:“胡朝太上皇胡季犁退位之後仍然戀權不放,長子年長有成,恐不聽己命,幼子年弱自然好使喚。”

一側許久不曾出言的何林靜道:“昔日胡季犁廢長立幼之際,還曾出對子給胡元澄,試探其心志。上聯是‘此一卷奇石,有時為云為雨,以潤生民。’”

何林靜故意只說了上聯,顯然是希望朱見濟對出下聯來,朱見濟思索片刻,道:“雲在上,雨在下,好比君臣同治天下,潤澤生民。只是能夠為雲,又怎會願意為雨呢?”朱見濟一語道破情由所在。

又是思索片刻,朱見濟指著這把寶劍道:“這三尺長劍,翌日化龍化虎,以清君側!”

何林靜倒吸一口冷氣,自己家這太子殿下,也是真的敢說呀!從文字上看,以潤生民和以清君側並不是特別對應,要改的話改成“以清昏君”更加合適,但是這話誰敢說。

說是清君側,但是和造反有什麼區別。幾十年前,正好有一個成功的例子,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唯一一次以一地抗衡一國並且取得最終勝利的清君側。其餘的例子,要麼失敗,要麼並不是以一地起事。

說完下聯後,朱見濟見何林靜和張懋二人都不敢應答了,也是,換做任何人來估計都不敢隨便接話。朱見濟笑問道:“那胡元澄的下聯又是什麼?”

“這三寸小松,他日作棟作梁,以扶社稷。”何林靜小心回答道,論氣勢,差了朱見濟何止數倍,但是身份地位不同,胡元澄也不可能說得太張揚。

朱見濟道:“作棟作梁,以扶社稷。顯然他扶的不是胡朝的社稷,扶的是我大明的社稷呀!”

“是呀,太宗皇帝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小小胡朝還不是苟延殘喘,一戰成擒!”張懋在一旁附和道,這也是今天他唯一讓朱見濟聽著比較舒服的馬屁。

“此劍本宮看著喜歡,侯爺可妨割愛?”

張懋連連點頭道:“殿下生分了,不過是一把無用之劍罷了,家中別的東西不多,這些刀劍之物卻是有著不少。”

說著,張懋便將這寶劍送與朱見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