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去先尋兩塊石頭,朝那堆骷髏打去,不見什麼動靜,這才略放寬心。
走近前去,那堆骷髏經日光一曬,流出許多黃水,奇臭燻人。
國蕤一手提劍,一手捏鼻,走到鐘樓瓦礫堆中一看,且喜包裹、寶劍還在,並未被那怪物扯破,便取來佩在身旁。
不敢再留,縱身出牆。隨即從包裹中取出衣裳,將溼衣換下包好,背在身上。
又等了一會,已是未末申初,赤城子還不見迴轉。想起昨晚遇險情形,心中猶有餘悸,不敢在此停留,決計趁天色未黑,離開此山,往回路走。心想:“赤城子同那女劍仙既想收我為徒,必然會再到巴山尋我。我離開此地,實在為妖怪所逼,想必他們也不能怪我。包裹內帶有銀兩,且尋路下山,尋著人家,再打聽回去的路程。”
主意拿定後,看了看日影,便由山徑小路往山下走。
她哪裡知道,這莽蒼山連峰數百里,綿亙不斷,她又不明路徑,下了一座山,又上一座山。
有時把路徑走錯,又要辨明風向日影,重走回來。
似這樣登峰越嶺,下山上山,她雖然身輕如燕,也走得渾身是汗,遍體生津。
直走到天色黃昏,僅僅走出去六七十里。
夜裡無法認路,只得尋了一個避風所在,歇息一宵。
似這樣山行露宿了十幾天,依然沒有走出這個山去。
且喜所得的紫郢劍並無變化,一路上也未遇見什麼鬼怪豺虎。
而且這山景物幽美,除梅林常遇得見外,那黃精、何首烏、松仁、榛慄及許多不知名而又好吃的異果,卻遍地皆是。
國蕤就把這些黃精果品當作食糧,每次發現,總是先包了一大包,夠三五日食用,然後再放量一食。
等到又遇新的,便把舊的棄掉,又包新的。
多少日子未吃煙火,吃的又都是這種健身益氣延年的東西,自己越發覺得身輕神爽,舒適非常。
只煩惱這山老走不完,何時才能回到巴山?想到此間,一發狠,這日便多走了幾十里路。
照例還未天黑,便須打點安身之所,誰知這日所上的山頭,竟是一座禿山,並無理想中的藏身之所。
上了山頭一看,忽見對面有一座峰頭,看去樹木蓊翳,依稀看見一個山凹,正好藏身隱蔽。
好在相離不遠,便連縱帶走地到了上面,一看果然是一片茂林。
最奇怪的是茂林中間,卻現出一條大道,寬約一丈左右。
道路中間寸草不生,那大可二三抱的老樹連根拔起,橫在道旁的差不多有百十株。
道旁古樹近根丈許地方,處處現出擦傷的痕跡。
國蕤到底年幼不解事,這一路上並未見過虎豹,膽子也就越來越大。
見這條大路長約百十丈遠,盡頭處是一個小山壁,便不假思索,走近一看,原來孤壁峭立,一塊高約三丈的大石,屏風似地橫在道旁。
繞過這石再看,現出一個丈許方圓的山洞,心中大喜。
只因連日睡的所在,不是巖谷,便是樹腹,常受風欺露虐,好容易遇見這樣避風的好所在,豈肯放過。
又不假思索地走了進去,恰好洞旁現有一塊七八尺寬的平方巨石,便在上面坐下,取出沿路採來的山果黃精慢慢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