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秒89,真沒想到,顯鋒居然進步的這麼快,這讓我們怎麼追上你的腳步啊。”最新一期的體壇週報,李顯鋒在布魯塞爾奪冠的照片成為了頭版頭條,看著自家兄弟站在領獎臺上的笑容,即讓張嘉凱,成祥感到驕傲又感到一絲危機。
“不用想太多,你們兩個傢伙進步不也很大嘛?我們是不會拖顯鋒後腿。”劉海健笑著寬慰著兩個後輩,因為這兩個年輕人的成績早就超過了當初教練對他們的預期,就是比劉海健自己在他們這樣年齡的時候還要優秀一些。
“你們都在啊,那正好,明天顯鋒就回來了,咱們訓練的重點就要調整到接力上,估計要集訓最少兩個月,你們提前準備一下。”劉斌正好看到陳海健三人聚在一起,也就順便把訓練的計劃告訴他們。
“沒問題!”陳海健三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其實他們早早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接力的專案上,因為有李顯鋒這個怪物一般的存在,100米的金牌肯定是與他們無緣了,如果想要在馬上到來的亞運會上收穫金牌,那麼接力就是他們唯一的可能,所以他們早就摩拳擦掌的等待李顯鋒歸來。
“他們幾個計程車氣還不錯。”劉斌對著眼前白髮蒼蒼的老人緩緩地說道。
“那就好,不過光有士氣可不夠,接力靠的是默契。”雖然老人已經滿頭華髮,但說話的聲音卻非常的洪亮。
“您說的沒錯陳老,所以我們才請您再度出山,就是希望您能帶領我們完成一直以來的心願啊!”劉斌真誠的說。
“是啊,我們的心願。”被劉斌稱為陳老的老人回想起了80年代自己帶領的那隻華國接力隊。那時的華國接力正值巔峰,在亞洲範圍內獨孤求敗,是華國短跑實力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但就是因為當時歐美對亞洲尤其是東亞短跑的整體歧視,華國接力隊沒有一次收到過國際上的邀請,自然也就無緣那些世界大賽。
等到90年代歐美終於正式東亞短跑的實力時,華國的黃金一代慢慢的老去,被東瀛人迎頭趕上,順理成章的東瀛接力也就成了亞洲接力的代表,出現在了國際舞臺上,而曾經輝煌的華國接力則慢慢的成為歷史,只停留在那一代人們的記憶之中。
“對了小劉,我們的老對手東瀛接力現在是什麼情況?聽說你們之前還贏過他們?”從回憶中清醒過來,陳老問起了宿敵東瀛的情況。
“的確是,不過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而且當時東瀛隊的陣容也不完整。”劉斌苦笑一聲,“這是我們從東瀛那裡得到的他們訓練的錄影資料,您老看一看。”
“任務艱鉅啊!”陳老看完影片緊皺眉頭,因為錄影中的東瀛隊,無論是運動員之間啟動時機的把握,還是交接棒的流暢程度都堪稱完美,雖然四人之中只有未續慎吾速度快出一籌,但他們整體的配合完全彌補了運動員天賦的不足,而39秒整的成績也把華國接力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所以更要拜託您了。”劉斌討好的說道。
“盡力而為吧,一切要等到我們的天才回來再說。”陳老說起天才二字,眼神忍不住的閃爍,顯然他早就想要看一看聞名已久的李顯鋒究竟是什麼模樣。
“李顯鋒!李顯鋒!李顯鋒!”剛到首都機場,李顯鋒就聽到熱情的粉絲在呼喊著自己的名字,不用說,這一定是喬遠組織的。
“怎麼你小子拿了個金牌就一下子冒出了這麼多粉絲?”袁成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