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令楚國百姓心中震撼之餘,更是歡呼雀躍,一些士族、豪強子弟更是沿街高呼萬歲,顯得比過年時還要興奮異常。
“主公,天子已經欣然應諾,同時頒下聖旨,昭告楚國百姓祭祀禱告之事,頗受多數百姓們歡喜支援。”
龐統收到訊息後,連忙向楚風稟報道。
“呃,如此最好,我們就靜等皇上的佳音吧!”
楚風聞言後,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笑意。
誰知道數天後,皇宮內又派遣傳旨太監,大搖大擺親往楚王府宣昭,擺出一副君臣架勢,此事弄得洛陽城內百姓,人盡皆之。
原來聖旨上寫道:
“朕自從準備祭祀大典之際,便開始沐浴淨身,齋戒百日,並每日去宗廟之地焚香禱告列祖列宗。
誰知心中之誠竟然感動了先皇,昨晚託夢於寡人,說是要想楚國之地災情平復,需要前往荊州雨石山設壇祭祀方可。
此地乃是吉兆之源,如果能在月餘內如期赴往,定會保佑楚國百姓福安,災難消退。”
這封聖旨上的內容,讓大街小巷的民眾皆是議論紛紛,他們知道荊州乃是曹操之地,如今與楚國關係乃是水火不容。
可是皇帝祭祀天地,乃是關係到楚國近二千萬百姓的安危。
他們當中多數人自然希望楚王,能夠以百姓之福為重,胸懷寬廣,放棄雙方恩怨,能夠讓皇帝親身前往乞福。
甚至在一些人的蠱惑下,不少受災的百姓們,紛紛聚集於王府和皇宮的門前,聲援大漢皇帝的善舉。
這時該輪到楚王悶坐在家中,犯起了愁,他千算萬算之下,卻沒有想到對方採用了託夢這招。
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說法,偏偏令這個時代的百姓深信不疑,甚至一些愚昧的文人還引經據典,摘章擇句,來承認此事的真實性。
“老子,實在沒想到大耳賊,竟然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回擊,真是又毒又辣啊!”
楚風有些氣憤地向郭嘉這些人說道,他心中也不得不承認,實在有些小覷了這個傢伙。
畢竟以漢獻帝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協的腦力,根本想不出此計,定是劉備在旁出謀劃策。
他此刻心裡有些後悔,把他扔入皇宮圈禁了,否則不會鬧出這麼多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