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問道沉浮> 第二十七章 正魔之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正魔之論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天色向晚,黑雲沉壓,天空道道閃電驚鳴,轟隆隆的響聲不斷,不多時暴雨傾盆而下,萬物寂靜,只聽到嘩啦啦的雨聲。

秋若寒立在樓臺高處,望著雷鳴閃電的天空,眼神略顯滄桑。雨水隨風飄蕩,打在他的臉上,自他的臉頰滑下。蘇君河來到他的身後,望著那那立得直直的背影,他眼裡有些複雜,嘆息了一聲,這個年輕人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秋若寒聽到嘆息聲,轉過身來,叫了一聲“前輩”。蘇君河點了點頭,隨後道:“能和我說說你的事嗎?”

秋若寒不解的看了蘇君河一眼,蘇君河道:“我是說你那天身上的那股力量來自哪兒?”

秋若寒再次看向遠方的天空,久久卻是不說一句話。蘇君河道:“你那天的那股力量的確是強悍至極,只是那全是負面力量,充滿了邪惡與黑暗、血腥與殺戮,我怕會影響你,會讓你墜入魔道。”

秋若寒聞言,滄桑道:“一路走來,我造下的殺戮血腥還少麼?前輩能夠跟我說說什麼是‘魔道’,什麼又是‘正道’嗎?”

十六萬年前,神州上出現了一位自稱是魔君的修士。這人修為通天造化,中州無人能及,他以大手段佈下“十方絕殺大陣”,祭煉這片天地。幸得當時出了三位絕世高手,也就是世間傳頌的“一帝兩後”。他們聯手才堪抵住魔君,將其神魂分裂,各自鎮壓,之後“兩後”分別創下虛無境與玉虛門,而一帝“明帝”卻是不知所蹤。

十六萬年來,很少有人再談起“一帝兩後”的事,三人是否依然健在人間,也是不得而知。但是“魔”字卻是成了神州人的禁忌,自那以後,十二大勢力先後而創,為了除掉異己,皆是以“魔道”二字蓋上罪名。

蘇君河此時沉默不語,他本是三大聖地虛無境的老境主,更是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正道人士,自己便是正道的代言人,十二大勢力亦是如此。

可是秋若寒卻問他:“何為魔道?何為正道?”魔道殺人,正道也殺人。修道之路,本就是一條血腥之路,誰的手上沒有幾條人命?世間多的是爾虞我詐,更是得處處小心。說得難聽一點,這世界本就是弱肉強食,那能分得清什麼魔道?什麼正道?

這些年來,秋若寒所見所聞的,都是令人極其厭惡的。魔道的人血腥,亂造殺戮,所以稱魔。但是有些正道人士要殺某人時,卻是要給他蓋上一個罪名,有的無恥到令人惡心的地步,說是替天行道,說那是罪有應得,或是滅人滿門。

更有甚者,他們恬不知恥的道:這些人都是邪魔外道,那是滅絕魔根,為滄桑謀福。可是真正想過天下蒼生的又有幾人?大多數的都是掛著一塊正道的牌子,為了權利,地下卻做著骯髒不齒之事,他們沽名釣譽,卑鄙無恥手段無不用及。魔道正道又該如何來分?

蘇君河想著想著,竟是有些迷茫了,不過瞬間他又想到:“別人的做的事,我去管他作甚?我做虛無境的境主幾千餘年,沒做個一件恃強淩弱之事。一生光明磊落,更無任何不齒之事,我無愧於蒼生,無悔於黎民,無愧於心!”

隨後他看向秋若寒道:“世間之道萬千,孰正孰邪我分不清,但是,我這一生但求無愧於心!”

秋若寒本是聰慧之人,這些道理一講便是通曉的。只是他的一生坎坷,五歲被塵封記憶,更是淪為乞丐。七歲眼睜睜的看著秋水山莊覆滅,無力挽回。十五歲進入混沌宮內,拜得名師,師父卻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消散於天地間。一生中可謂都是在夾縫中求生,死中求活,性格難免偏激。

但是他又想到那天心智被迷,被混沌青蓮所控制時,六親不認,只想要這蒼穹破滅,只想造殺戮血腥。若不是蘇柔雲的那一聲叫喚,自己不知能否醒來。

“六親不認!”想到這裡,他的身子突然顫抖:“若是自己徹底入魔,變成一個魔頭,那傷害到柔雲怎麼辦?我可以不管天下蒼生,但是柔雲為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我不能負了她。”

“但是入魔並不是我真正的本意,這一切都是識海中這株不請自來的混沌青蓮在作祟,若再次入魔,我又該如何解決?”

“若是解決不了,柔雲在我身邊,那就非常危險了。不僅如此,若是那些手無寸鐵的普通人死在我的手上,我清醒過來時,又當如何面對?”

“唉,我始終是我,我的性格決定了我做不了魔。即是如此,一道外來之物就能左右我、就能影響我的心智?那我豈不是很不堪?”

就在這時,那混沌青蓮又再次流轉黑暗毀滅之力,但是此時的秋若寒卻是不受其影響,身上無任何波動。他靜靜地立著,靈臺清晰空明。他望著天空,此時那傾盆而下的大雨慢慢的停了下來,烏雲散去,空氣一陣清新,天空中萬千星辰閃爍,美麗至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