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今天已經做了兩臺手術,確實有點累了。你先頂一頂,我去旁邊緩口氣。”
溫主任也是借坡下驢,適時的讓開了位置。
鄒醫生接手後,情況好不到哪去。
畢竟這可是要靠真本事操作。
而且現在把彈簧圈放出了導管,操作難度更大。
沒過幾分鐘,鄒醫生已經是滿頭大汗。
一半是累的,一半是急的。
老是操作不好,病人的顱內出血正在持續,他能不急嗎?
就在這時,病人的身體突然開始顫抖。
緊接著,生命監測儀器發出刺耳的報警聲。
“不好,病人的血壓正在快速下降、心跳在加快,腦電波異常!”
麻醉醫本來坐在牆邊休息,目光時不時的瞄一眼監測儀器的顯示螢幕。
正常情況下,一臺腦動脈瘤介入手術而已,幾乎不會有什麼風險。
誰知這位溫主任與他的幾個學生,愣是把病人弄成了這樣。
“怎麼搞的?”
溫主任也是緊張的跑到跟前檢視。
“應該是彈簧圈沒放好,反覆調整彈圈的位置,反倒加重了出血。”
麻醉醫的經驗豐富,檢視過後給出了原因。
“我,我也沒怎麼弄啊!”
鄒醫生感覺自己挺冤的。
介入手術不是號稱風險極小嗎?
最危險的導管穿刺已經完成了。
置入彈簧圈幾乎沒危險,這還沒弄幾分鐘,怎麼就弄得病人出了大問題呢?
真是太倒黴了。
“如果不能及時把彈簧圈置入成功,堵住出血,病人怕是下不了手術檯。”
麻醉醫比任何人都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