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中午十二點的樣子,女記者暮螓還真把那個白血病孩子接過來了。
孩子的爺爺跟著一起來的,拐著一根自制的簡易柺杖,腳上穿著破舊的鞋子。褲腿被拉上去時,隱約可以看到小腿上有著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疙瘩。
這是下肢靜脈曲張。
很多幹力氣活太多的中老年人身上非常容易出現。
不治療一般沒什麼大礙。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孩子的爺爺奶奶平日裡生活很是清苦。地裡、山裡的力氣活怕是沒少幹。
“周醫生,孩子帶過來咯!”
暮螓笑著對他說道。
“行,我來安排。”
周燦倒是一點都不推脫。小男孩七歲左右,瘦瘦的身形,臉色曬得黝黑。嘴唇看上去有些蒼白,他的指甲同樣沒什麼血色。
身上穿著單蔳的衣服,膝蓋等位置打著補丁。
小男孩的眼神有些怯怯的偷偷打量周燦。他的眼神卻是十分清澈。
山裡的孩子大多淳樸、天真燦爛。
與城裡的孩子相比,他們的心智成熟要更晚一些。
城裡的環境複雜,光是無處不在的人販子就足以讓城裡的孩子們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了。
傻頭傻腦的孩子,太容易相信人,很容易被拐走。
“老爺爺,您帶著孩子先坐著休息一會,我向醫院領導彙報一下這件事情。”
周燦對老人說道。
老人只是卑微的笑著點頭,估計耳朵有點背,根本聽不清周燦在說什麼。
周燦打電話給兒科主任唐菲。
這件事情,昨天就向她彙報,並且商量了救助方案。
她與醫院管理相關工作的領導透過氣,領導點了頭,支援此事。但是也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要對孩子的真實身份、身世進行稽核,然後對孩子的病情進行檢查,確認沒什麼問題,才可以對孩子進行公益救助。
然後還有一點,醫院方面不可能幹白活,需要做一定宣傳。
做好事不留名,個人還有可能這麼做。
醫院不是慈善機構,領導們更需要政績。悶聲不響的把好事做了,那肯定不行。
必須大力宣傳,讓圖雅醫院得到正面宣傳,彰顯正能量。
“唐主任,那個山區得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孩子已經過來了,就在門診室這邊,記者們也在場。”
“嗯,好的,我立刻與醫院領導趕過來。”
打完電話後,女記者暮螓笑容滿面的走向他,看他時,眼神透著異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