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二道,“將來研究金融史的人會給你新增一筆的,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用郵政包裹交易國庫券的人。”
“第一個?”梁成濤愕然道,“聽著挺晦氣的,那你呢,豈不是更厲害。”
凌二道,“我是邯鄲學步,沒有做出任何的創造性方法。”
“你下一步怎麼辦?”梁成濤問。
凌二道,“學你啊,在全國範圍收國庫券,走郵政包裹。”
不過卻是沒有梁成濤這樣的優勢,梁成濤因為同學朋友關係多,可以先收券後付錢,而他得先付錢。
“不,你比我還清楚,這場投機要不了多久就會結束的。我是想問,這個之後,你會是什麼打算。”梁成濤給他斟滿。
凌二道,“我是出來掙學費的,現在我也不差錢了,後面再說唄。”
“我提前預祝你考一個好的大學,最好考到浦江來。”他笑著道。
凌二道,“謝謝,我也是這麼想的。”
梁成濤想了想道,“方便留個聯絡方式給我吧?”
凌二道,“我把我將要讀的高中的地址留給你,有什麼事情就給我寫信或者拍電報。”
他從梁成濤手裡接過紙和筆,唰唰的寫下來了地址。
“練過啊?”梁成濤一看,每個字的每一筆都有起行收筆,法度嚴謹,筆勢連帶中規中矩,絕對不是胡亂連筆、拉長、扭曲的江湖體,“歐體?”
他也不是太確定。
凌二道,“是的,農村條件有限,剛好撿了一本歐陽詢字帖,就按照那個練了。”
想當年,也不知道他老子從哪裡順的字帖,放家裡廁所用的,讓他給發現了,他給裝自己書包裡,先是鉛筆,後是圓珠筆,最後是用毛筆,一練就是接近二十年。
“這是我的電話和地址,你怎麼方便就怎麼來。”梁成濤一對比兩人的字跡,自己這麼大的人反而比不了一個孩子了。
“一定。”凌二看了一眼後,就交給邱紹傑,讓他裝進了包裡。
吃好飯,他沒有在這裡再停留,直奔市區與王剛等人碰頭匯合。
凌龍和王剛在這裡學會了新花樣,每日無事的時候,便打打檯球,儘管技術不好,也照樣玩的樂此不疲。
但是,當他聽凌二說要回鄉的時候,大家都嚷著要回家。
“我是回去有事,你們回去幹嗎?”凌二對王剛道,“你忙你的,你賺的錢你一個人拿,我不幹活,就不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