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卿和因之書生走入鹿苑之後,眼前豁然開朗。
目光中假山涼亭,還有一個足足有數百平魚塘,渲染著這鹿苑詩情畫意。
跨過一條紅色圍欄,顧志卿便進入一條狹長走廊。
其牆壁上懸掛著一幅幅水墨山水畫卷。
此時無數書生都彙集在山水畫卷面前欣賞著。
那表情宛如看到驚世之作。
對於水墨畫顧志卿並不太懂,但也能從那種筆觸恢弘之中感受到一絲絲藝術氣息。
“真不愧為長康先生畫作,實乃巧奪天工之作也”
因之書生也湊上去,嘖嘖陳贊起來。
“這些畫都是長康先生所做?”雖然並不太懂欣賞,顧志卿還是湊上去瞥了一眼。
果然在哪些畫卷落款上,看到長康字樣。
因之道,“自然是長康先生畫作,不然也不會懸掛在這鹿苑詩社內”
“這長康先生很懂得繪畫嗎?”
顧志卿搜尋記憶,怎麼也想不起東晉有什麼出名畫家。道是明朝哪位在後世人盡皆知。
“難道只是當代出名,到了後世就沒落了?”
顧志卿思忖著,被因之拖拽著向前。
很快他們便走出長廊,來到一個更加寬廣院落中。
此時這裡擺放著幾十張桌椅,還有文房筆硯。
一張張雪白宣紙被鋪在桌面,宛如皆白哈達。
這場景只看一眼,就讓顧志卿感受到一種莫名隆重莊嚴氛圍。
也是,在古人心中,文人可是高人一等的身份,那麼文人詩會,也成為這個時代頂級聚會活動。
這些筆墨紙硯,哪一件也都是價值不菲的貴重物品。
這就像是後世那些大老闆玩玉石翡翠,此時筆墨紙硯也是一種奢侈品。
單說那雪白宣紙的銀錢,便足以讓一個普通百姓生活一年綽綽有餘。
自然,也並非人人都有資格入宴席的,大致有一半書生都要站在詩會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