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蜀山之玄門正宗筆趣閣> 476日常之生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6日常之生活 (2 / 2)

老道在一旁幹活,卻沒有忘記給一元小道士先找些食物,這松林地處人跡罕至之處,平時除了幾頭野豬在此覓食之外,只有鳥雀和松鼠,所以地上少不了有歷年掉落的松果松塔,而松子這東西有事最養人的食物,還非常充飢,用來果腹在絕妙不過了,最重要的是,這裡是野豬的地盤,沒有其他大型的獵食者,小道士武功未成,可謂是安全極了。

一元小道童齊漱溟往松林深處走去,不時撿起一隻松塔檢視一二,將大粒飽滿的松子揣入肩上的褡褳口袋,也時不時就送進嘴裡一粒兩粒,“嗑嗑”有聲,到底是有些練氣的底子,這裡的松林也是老年頭的古樹,百十個松子使用過後,小道童的臉上竟然多出了一抹血色,比此前紅潤多了。

就在這時,松林邊上傳來了“嘶昂、嘶昂、嘶昂”的淒厲叫聲,小道童心裡一喜,急忙轉身向著林外跑去,雖然是古松虯幹蜿蜒的密林,枝幹忽高忽低,但小道童卻也能不受半點影響,身形也是忽高忽低,忽而跳起,忽而俯身,來時用了有一個時辰,可是回去卻也只是一刻功夫。

待到小道童略有氣喘地來到松林邊緣,從一株合抱粗的古松背後露出一顆小腦袋觀望的時候,卻看到兩個足有一人高的架子上各自倒懸者一頭黑棕色條紋間隔的碩大野豬,如今依然哼哼唧唧的無力掙扎了,而另一邊六頭只有二尺多長的小野豬被老道士栓了兩條後腿,掛在了松樹枝幹搭建的架子上,最多隻能用兩隻前腿觸地,還不能站穩,只有連鼻子一起頂住,才能保證不在晃悠。於是小道童不由得哈哈大笑——餓了這麼多天,終於又有肉吃了!

“咦?”一元小道童笑了一會兒,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師父去了哪裡?光看著兩頭大野豬在架子上隨風晃動轉圈,可是師父咧?即使是此刻松林外如此的安靜,可是越是這種安靜,小道童就越覺得有些毛骨悚然的可怕,剛剛還在大笑的小臉上,恐懼慢慢佔據了一半以上,越想越害怕,就是越是自己嚇自己,只是還不等小道童哭出聲來,遠處就傳來了老道嗓音十分難聽的山間俚語小調,小道童不由得化哭為笑,只是眼角一顆晶瑩的淚珠,卻出賣了自己。

這裡即使林曉營造的夢境,自然知曉所有一切,齊漱溟所化小道童的一切又如何能逃過林曉的慧眼,遠遠傳來的歌聲,正是為了解圍而來,齊漱溟到底還是一教掌宗,真靈附在道童的身上,是為了體驗,卻也不能因此叫齊大掌教真的哭出聲來。不過,藉此機會為齊掌教開解道途才是真的。

溫和的聲音在齊漱溟心底再度響起:“小子,這會知道了什麼是恐懼了吧?恐懼來自未知,故而恐懼從來不能避免。我們修道人要做的就是正視恐懼,世間從來沒有全知,知道的越多,就會發現未知的更多,所以要做的是敬畏,而不是恐懼,所以要轉換思考的方式,恐懼帶來的其實就是未知,而未知卻也是我們求道的目標,這樣一來,恐懼就不再是恐懼,而是敬畏了。”

“西方佛門講究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其中懼不過是七情之一,看似七情六慾有十三種之分別,其實要是能看清楚懼之一情,其他都是小事,這也是吾門下弟子修行時的根本一點,與你師父不同,老祖我重疏導,而你師父重摒棄,一個先易後難,一個先難後易。老祖我不評論你師父走的路子,但是希望你能身兼二者之長。”

最令齊漱溟困惑的不是心底響起的聲音,而是這聲音從來就聽不清楚,而且聽了很快就忘,甚至連一點印象都不會有,整個人總處在一種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狀態中,不過,這樣一來,心裡忽然感到輕鬆了很多。

老道動作很快,歌聲入耳不過片刻,肩頭扛著一束桃實的老道就出現在一元小道童面前,隨後就是收拾野豬,和燒烤大餐。

飽食炙烤野豬大餐,也灌滿了一肚子甘甜山泉之後,師徒二人可很沒有形象的躺在厚厚的松針上,一邊用松針挑著牙縫,一邊看著頭頂上萬裡無雲的青天白日發愁:這一群野豬被老道士擒下了,二人也能吃飽肚皮,可是一樣沒法子將這些野豬帶到路上吃——小道士太小,走遠路還需要老道揹著,那裡又有更多的力氣抗上數百斤重的野豬行走,何況還不止一頭呢。

天氣炎熱,肉食儲存不易倒不是難題,就把著松林的邊緣,還能缺的了煙燻的材料嗎?只是小道童好不容易才吃了一頓滿滿的肉食大餐,心裡有些放不下罷了——而不貪,可也是修道人修行中經常會遇到的大問題!

齊漱溟雖然無力控制小道童的舉動,但干涉小道童的想法,卻變得成功了,這可是讓齊漱溟興奮不已:齊漱溟發現自己雖然無法直接控制小道童的一舉一動,卻也能透過改變道童的想法,越來越接近控制整具身體,同時也不知不覺的被小道童心裡的很多想法逗樂,往日裡如同死寂潭水一般的心湖也漸生漣漪。

接下來就是一般正常人的行走、起居、恰飯、飲水、排解,時不時就要翻山越嶺,也時不時就要躲避大群捕食者的追殺,日復一日,不知不覺中,一個月時間過去,老小兩個道士已經走到了一處水草豐美的群山環繞之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