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收拾了一下之後,牧南離開了雲水湖,興致勃勃地朝著雲龜山脈趕去,似乎看到那裡有一條可口的風水氣脈在向他招手。
……
雲龜山脈取名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山脈裡有一隻萬年兇獸,名叫地獄雲龜,但文獻上很少有地獄雲龜的記載,因為看到它的人都成為他的盤中餐。
另外一個說法是,此山脈綿長浩瀚,幾乎橫跨整個雲城外野,俯瞰就像是一隻巨大的雲龜,故此得名,雲龜山脈。
牧南倒也不糾結哪個說法是真的,他只知道雲龜山脈四面重巒疊嶂,就像是天然圍牆,普通人要進入雲龜山脈只有一個入口:龜門關。
根據尋龍手的指向,牧南馬不停蹄地趕到龜門關,但等他真的趕到這裡的時候,他的尋龍手“歇停”了——手紋恢復原狀,那根探起的銀針也消失了。
“怎麼回事,剛才還在著呢?”
牧南不信邪,使勁地甩動著右手。
手都快搖斷了,可手紋還是靜靜的,那根銀針也沒再跳出來。
牧南停了下來,認真地想了想。
風水氣脈善於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就像龍一樣變化多端,故《尋龍筆記》中借龍脈的名稱來代表氣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在父親的研究之中,尋‘龍脈’,是一門不亞於龍術的大學問,尋的不僅僅是山川風水氣脈的走勢,還有它出現的時機。
它是無法完全按圖索驥的,在“尋龍手”未出現之前,牧南已經背了諸多的風水名著,也熟記父親研究的尋龍口訣,但依舊是雲裡霧裡。
“尋龍手”就直觀多了,它是覺醒太古暴龍本命龍術附加的絕世天賦,能探測風水氣脈,但此時尋龍手沒了反應,那是不是意味著……
根據父親研究的《尋龍筆記》再加上自己的之前體驗,牧南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
“難道錯過了這一次風水氣脈現世的時機?”
想到此處,牧南苦惱地拍了一下腦袋,“氣脈現世的時間有限,也不知道此處氣脈什麼時候才能再出現?”
“哎,都怪自己沒經驗,要是趕路再快一點,說不定就能趕上了!
牧南苦苦地嘆了一口氣,繼而攤開自己右手掌,多希望手紋可以再次動起來。
手紋很安靜,安靜得讓他很想哭。
曾經有一個龍脈擺在他的手上,他沒有好好珍惜,現在想起來才後悔莫及,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選擇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