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三娘帶著露珠兒和秋香一起收拾妥當起來的時候,李家都沒剩幾個人在了。
“趕緊的,鍋裡給你和露珠兒留了肉粥。”
露珠兒被李母和李大嫂教的好,那是一點兒也不挑食,自己拿著湯匙吃的開心,一點兒也不用人在旁邊追著餵飯。
早就起了的小五郎、小六郎還有小平安都已經在院子裡玩了起來了,小平安還知道過來衝著露珠兒說一句:“珠兒慢慢吃,我和五郎六郎等你的。”
李三娘覺得李家這會子實在是有些安靜,除了院子裡孩子們的玩鬧聲兒之外,竟是聽不到街面上傳來的動靜。
李三娘抬眼去看李母:“阿孃,今兒個是沒開堂麼?”
“就你耳朵靈,你阿耶給李貴和雲杉(李家藥堂學徒)放了假,今日不開堂,就沒開門。”
李三娘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然後低頭繼續吃粥,吃著吃著她猛然的抬頭再次看向李母:“阿耶帶著大兄二兄去京兆府了?”
李母對於李三娘這一驚一乍的樣子實在沒眼看,只撇了李三娘一眼並沒有回答她的話。
倒是李大嫂抬頭笑著應了李三娘的話:“你大兄還叫上了大郎和二郎倆,他們也都跟著去了。”
李三娘對此倒是不奇怪,畢竟這是李大兄這一房的大事,叫著快要成丁的兒郎去一趟也是應該。
李家所有人除了李大兄和李大嫂之外,都以為李父帶著李大兄他們去京兆府分戶是按著李三娘所說,把李大兄這一房單獨分出來就成。
但昨日陪著李大兄絮絮叨叨一直到半夜的李大嫂她自己知道,李大兄並不想從李父名下分出的。
露珠兒吃完自己碗裡的肉粥,和李三娘說了一聲兒後,就迫不及待去院子裡和小五郎他們一起玩了起來。
李三娘見此,就對著李母和李大嫂說:“這回好不容易有假,我想帶著露珠兒出去逛逛去,阿孃和大嫂與我一起去吧?”
“我不放心,今兒個就不去了,你和梅娘(李大嫂大名,蔣梅花,前面提過的)去吧。”
李母推辭自己的邀請,李三娘一點兒也不意外,畢竟這分戶算是大事,李母不放心想在家第一時間得到訊息很是可以理解。
而李大嫂看了看在院子裡做針線並順帶看著孩子們的李二嫂,她頓了頓後就搖了搖頭,“三娘,我也不去了。
家裡的事兒不說,還有女娘幫扶會那邊兒的事兒呢,總不能老讓秦先生幫著咱們看著啊。
你喊上寶丫,帶著一起出去吧。”
李大嫂不提,李三娘都沒時間分神來問問最近女娘幫扶會的事兒來的。
看著李大嫂很是上心的,就要拿出最近做好的賬本子出來給李三娘瞧,李三娘趕緊起身說不,“大嫂,有你們管著我放心的很。
這賬目待得過年的時候我再瞧吧。”
說過這話,李三娘趕緊就往院子裡喊露珠兒,最後在小五郎和小六郎羨慕的目光下,李三娘帶著露珠兒和小平安,叫上了寶丫,坐著老十趕的馬車,同秋香領著孩子們出了門。
至於只帶了小平安,而並未帶小五郎和小六郎,李三娘自然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小平安的養母鈴蘭,那是李三娘自己的弟子,在此時這師傅徒弟之間可算是十分牢固的關係了,甚至是比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更加牢靠。
李三娘能放心的放下京郊戒毒之地的那一攤子事兒,而回李家處理家事,自然是因著鈴蘭、姚青青她們倆在戒毒之地坐鎮的緣故。
如此,對於小平安,李三娘如何能不多關愛一些?
更別說,小平安是個乖寶寶,因著自小體弱,雖說現在大了,已然養好了身子骨兒了,但養成的性子就是安靜的,可不像小五郎那般活潑愛吵鬧。
這樣兒,多帶小平安一個乖寶寶,李三娘她們也是應付的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