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20201213063358664的月票~)
郭家兩兄弟怎麼想的,李三娘他們可沒空去知道。
不過就算李三娘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把郭家兄弟多麼當回事兒來。
倘若當初紅娘的要求不是那般離譜,李三娘還能看在李母和李大兄的面子上賣郭家一個好。
可出了那檔子事兒,能做個遠親處著就已是不錯了,郭家想要再多,那可是沒有了的。
隨著登門來道賀的人越來越多,多得比預想的還要多的時候,李三娘這就趕緊抽空去找了李母說話。
“阿孃,我這邊多來不少人,人多倒是無事,頂多把那學堂的桌椅拼起來,倒也能坐下兩三桌人來。
只是,阿孃,咱們請來的廚子預備的食材可夠做這般多的飯食?
來的都是客,總不好讓人幹喝茶水啊。”
李三娘一邊說,一邊拿著手帕擦拭額頭的汗,“阿孃,這都賴我,我要是之前就預想到能有這般多的人會來,就和你說多預備些食材就好了。
要不,這會子打發人到金滿樓去,多叫幾桌席面得了。”
面對李三娘的擔憂,李母倒是沒那麼著急,她一把搶過李三娘手中的帕子,“你仔細著些,這妝面都要被你擦花了。
今兒個你是最重要的,他們都是衝著你來的,你可得給我把這臉面撐起來。”
“阿孃,兒本就是一張清湯寡水的臉,可別管兒這張臉了啊。”
李母斷斷不會遂了李三娘的意,在她眼裡,哪怕李三娘相貌平平,那也是美的很。
“好了,這事哪裡用你操心?
當初我與你大嫂、二兄就商議過了,本就讓金滿樓多預備下了三桌席面來。
為的就是怕遇上如今這般的情況。
既然人來得多,讓廚子勻一勻也就出來了。
少的就去外頭買上週記羊肉湯餅並胡麻餅算上就是,這多來的本就是咱們的街坊鄰居,想必他們也不會見外挑眼的。
再不然,咱們回禮上多奉送兩份兒糕餅就是了。”
李三娘見李母心裡有數,遂也就放了心下來,還直接說:“那可得給露珠兒留下一些,她也愛吃那烤的酥脆的胡麻餅來。”
李母聽了李三娘這話,簡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了:“秋香,你聽聽,這話說的,好似我這做阿婆的往日裡虧了我那孫女的嘴了。”
說過這些後,李母把帕子摺好還給李三娘:“不過,這酒水倒是真的預備的少了,我得找人去多買些回來。”
午時三刻(11:45),李二兄瞅著天空上的太陽,他就衝李父說:“阿耶,得虧之前去買了綢布,要不然這天在院子裡吃飯可真的是遭罪來。”
李二兄抬手輕拍了李大兄的胳膊一下子,“多虧了大兄有見識,要不是大兄你之前說了這法子,這會子讓來客在大太陽底下曬著,可是咱家的不是了。”
是的,李家和女娘幫扶會的院子上頭都用綢布罩了起來,是李大兄早前提過的,道是在這院子裡擺桌,難免陽光刺眼,不如學人家用綢布拉了繩子罩起來,還能得一絲清涼來。
李大兄笑了笑,抬頭看了看天,回過頭對著李父說:“阿耶,我瞧著這時辰差不多了,要不咱們敲鑼開席?”
李父也抬頭看了看天,他又低下頭想了想剛才來的人,心裡覺得該來的都來了,遂點頭應聲道:“好,那就通知廚子,一刻鐘後就開席!
大郎,你去把這炮竹點上,也好叫人知道知道咱家的喜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