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軒到達城固的訊息,很快就在漢中平原上傳播開來,對於防禦重點一直放在陽平關的張魯來說,如何處置近在咫尺的華文軒成了當前最棘手的事務。
華文軒自然也知道這情況,他翻山越嶺而來,糧道早已跟不上了,靠著存糧和山林間採貨才支撐到這裡,還好城固一觸即潰,才有了一個棲身之地,而城固的儲糧,也讓華文軒稍稍鬆了一口氣。
而面對固守漢中的張魯,華文軒卻並不打算與他正面對抗,一來攻城必然有所損傷,二來漢中城高兵馬又不少,正面強攻未必會有好下場,所以華文軒打算修書一封,說明利害。
不過華文軒不會寫古時的字,好在簡雍一直跟在左右,華文軒口述,簡雍動筆,洋洋灑灑曉以利害,又將張角之事挑明,將司馬徽所說之事詳述。
張魯接了書信,很快便有了回覆,請華文軒引大軍入漢中城。
這下,反倒讓華文軒有點尷尬了,這一邀請,我去還是不去?去了,難保不是甕中捉鱉,不去,丟人是小,後面怎麼辦?
華文軒坐在榻上,輾轉反側,趙雲在一旁輕聲說道:“主公這一書信不就是為了讓張魯不戰而降麼?為何如今請我等入城,主公反而猶豫了?”
華文軒抿了抿嘴,“張魯的回信雖然是邀我入城,卻隻字未提歸降一事,何況漢中城中現在尚有兩三萬人馬,陽平關楊柏那邊隨時都有可以回師殺來,所以不得不考慮的多了一些!”
趙雲想了想,“若是如此,不如這樣,主公我等入城之後,我可以帶人解除漢中四門守衛,無論張魯是否真降,我先控制住城防,若是張魯真降,主公不過落得個謹小慎微的名聲,若是張魯別有所圖,漢中城內,我們也落不得下風!”
華文軒沉吟了一會兒,點頭說道:“那好!就依你說的辦!留張南馮習領五千兵馬守住城固,你與我帶上大隊前去漢中城!”
華文軒與趙雲領著大隊來到漢中城,城門洞開,一副歸降的樣子,張魯親率漢中官吏站在城門處迎候。
華文軒騎在馬上,看著這個傳說中的張角內侍,一臉的和氣,胖嘟嘟的身材,看樣子就是一副人畜無害,張魯同時也在打量著華文軒,兩顆豌豆小眼一直上下滾動。
“在下漢中太守張魯,久聞雷神大名,今日一見深感榮幸,特以漢中城及漢中數十萬民眾拱手奉上,助雷神一統天下!”張魯一邊說,一邊深躬了下去。
這倒是真出乎華文軒的意料了,既要降,何不早降?我帶兵到了漢中了才降,不過轉念一想,昔日曹操也是到了陽平關,這張魯就不戰而降了,看樣子倒真是一個識時務的傢伙。
人家服了軟,華文軒也不能不給面子,他翻身下馬,上前來扶,“張太守太客氣了,如此一來漢中免遭兵禍,數十萬民眾都該感恩戴德供奉張太守的生祠啊!”
華文軒與張魯攜手進了漢中城,趙雲幾次示意華文軒是否要按計劃動手接管漢中城防,沒成想一進城門,張魯手下的閻圃便將漢中城的兵符印信一概交到了趙雲手上,並且親自帶著趙雲去接領城防要務。
華文軒心頭也是狐疑,待到了漢中大殿,張魯將華文軒請入上首,自己在下面作陪,便令上酒宴為華文軒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