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的大殿中,華文軒與眾將齊聚,討論下一步的大計。
諸葛亮首先出列,說明了一下四方諸侯的動向,“江東孫權如我們所料,正屯兵曲阿,意欲北上徐州,廣陵走了陳元龍後,繼任者無能,城防漸衰,想必徐州一帶又將是一片烽火!”
華文軒摸了摸新長出來的鬍子,嘀咕道:“既是如此,曹家必然無法招架,我等便可抽身進取巴蜀了!”
諸葛亮微微頷首,“話雖如此,但蜀道艱難,我等若在荊襄順行而上,當走夷道、巴東這條路,糧道悠長,難度不小!”
華文軒點了點頭,“那軍師怎麼看?”
諸葛亮抿了抿嘴,“如今曹家的主要精力仍在河北,江東又趁勢北上,曹丕首尾難顧,以亮來看,何不趁勢北上進取宛城、洛陽一線,切斷長安與許都的聯絡,或可徹底扭轉局面!”
華文軒心頭一驚,在腦海中的地圖上比劃了一下這個方案,確實是招破局良策,如此一來關中將不為曹家所有了,曹家為保後方,也必然優先去救徐州,若能一舉拿下洛陽,東拒虎牢,這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之法啊!
只是,這方案也是有個致命的問題,戰線分割過長,兩面受敵,宛城、襄陽一線又是核心位置,若是被切斷了,則荊州具失。
不過此刻的華文軒,面對殿上的這群文臣武將,卻是信任無比的,何況,若是打到長安,西涼馬超受了自己那麼大的恩惠,必然也是頗有益處的。
“軍師之計雖險,卻不失為破局良策!”華文軒起身說道,“既是如此關乎功敗垂成之大事,我們便投票表決吧!”
眾人頓時一驚,投票表決是個什麼鬼?
華文軒又將君主立憲與議會制跟眾人講了一遍,對於從小認知就是天授君權的眾人來說,這才是如同天書一般的論述,饒是華文軒講的口乾舌燥,好不容易才讓眾人明白舉手投票的重要性。
“既然大家都明白了!那麼我們就對兩種方案投票表決吧!”華文軒抿了抿乾癟的嘴唇,“一個是進取巴蜀,徐徐圖之!一個是直接北上宛城,進取洛陽,徹底與曹家開戰!”
華文軒環視了一下殿上的眾人,吞了口唾沫,這恐怕是整個三國中前所未見過的投票表決了吧!若進取巴蜀,則重走劉備發家的老路,但若殺往洛陽,則後事無憑,成則名垂千古,敗則傾家蕩產。
華文軒暗暗提了一口氣,“同意諸葛軍師所言,進取宛城的,舉手!”
殿上的眾人左顧右盼,都在觀望。
徐庶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華文軒,眉頭一皺,第一個舉起了右手,甘寧瞧見了,也連忙舉手呼應,有這兩人起頭,殿上頓時輕鬆了許多,一隻隻手陸續舉了起來,對於投票決定軍國大事來說,能邁出這第一步,已是難能可貴了!
華文軒站在臺上,暗暗數著票數,殿上一共十二個人,卻是恰好六對六,這可如何是好?
諸葛亮回望了一下,低頭沉吟了一下,朝著華文軒拱了拱手,“若是平票,則大權仍在主公手上,還請主公定奪!”
華文軒頓時一陣洩氣,搞什麼,最後還得我來定,不知道我有選擇恐懼症麼?
華文軒咬著指頭,皺著眉尋思了許久,若入巴蜀,雖是有前事可參照,但下場好像並不好啊!荊州一丟,便成了甕中之鱉,七出祁山而不得,不如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