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軒當下便把最簡單的雕版印刷的方式講給蔡文姬,如此一來,只需一次抄錄,一次刻板,便可拓印出無數文字。
蔡文姬自然覺得十分好奇,畢竟典籍在這時還是私人收藏之物,往往只有書香門第的名門貴胄才會有人專門抄錄儲存下去,一般讀書之人只能借抄錄之機多抄一份,或者借讀,因為流通少,自然也就有市無價。
如此既能儲存典籍,又能生財的好法子,蔡文姬自然無法拒絕,何況以蔡文姬的書寫為版,又能將其父的書法傳授出去,自然要比一般的手抄書籍更有價值了。
華文軒見黃月英對此事頗為好奇,乾脆將這兩件事都交於黃月英,拜託黃月英去找黃承彥組織一杆荊州名士,蒐羅天下名著,盡數交由蔡文姬抄錄,那黃承彥等人對蔡邕的書法一項尊崇備至,今日有幸親眼見識蔡文姬抄錄東西,自然更沒理由拒絕了。
待到華文軒在諸葛亮等人的督促下,自領了荊州牧,在襄陽太守府大宴群臣之時,正式令諸葛亮另闢一處院落,成立天工科,專門收攏能工巧匠,一面鑽研機械原理,一面製作雕版和連弩。
自領官職,依慣例寫了表書送到許都知會天子。自華文軒以下,眾人皆有請封,華文軒自領了荊州牧、襄陽太守,派陳登領文聘鎮守江陵,霍峻駐新野,沙摩柯駐漢壽,高翔駐長沙,各部調配妥當之後便已是入了秋,荊州依舊是豐收年月,諸葛亮領著一杆文官在各地處理政務,華文軒倒是在襄陽顯得無事可做了。
這一日,華文軒來到天工科看雕版,正好碰見黃月英在研究連弩上的裝置。黃月英用方巾紮了頭髮,束了袖口,換了一身短打正在專心致志地研究木料,華文軒頓時覺得新鮮,悄無聲息地摸上去,從背後一把摟住黃月英,便要親熱,這邊黃月英受了一驚,摸著一旁放的箭矢便要往後扎,還好見了是華文軒,這才停了手。
黃月英拿起一把連弩,指著上面的一個方盒說道:“這個便是連弩的核心部件,如今我與諸葛先生已經將它做成拆解既毀的模樣,便是旁人防了咱們的形,做不到咱這般連發的效果!”
“即使如此!那就令人全力趕製吧!我讓甘寧撥一營人,專門給你採伐所需的木料!”華文軒摟著黃月英親了一口,“這新制的連弩做好了,先配給子龍兄麾下的白馬義從,日後那可是我的貼身衛隊,裝備定然是得精良點!”
“老沒個正經的!”黃月英笑了笑,“趙雲將軍的麾下自然是精銳,但若論練兵,魏延將軍也不逞多讓,關羽將軍留下的那點白秏兵血脈,如今也被他擴充套件到數千人了,便是你那羽林騎,興霸不善騎戰,人馬雖是擴充了不少,卻不見武藝長進,不如讓那個黃忠將軍試試,聽聞他年歲雖然大,依舊弓馬嫻熟!”
華文軒抿了抿嘴,“黃忠將軍如今在練咱的長弓隊伍,這騎兵啊!還得是西涼馬家練的好,又或者是曹家夏侯氏,虎豹騎那威風,至今都忘不了!”
黃月英掩面笑了起來,“難道你還想讓馬家人和夏侯家人來給你帶騎兵麼?聽聞那馬超可是員猛將,天下間能與他交手不落下風的,只有孫伯符!”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華文軒猛然想起還有孫策流連在外,只是這偌大的天下,孫策會帶著大喬去哪呢?江東太熟,定是不會去的,曹家的地界不安穩,袁家如今正是兵荒馬亂,他能去的也只有西涼和巴蜀了!
正在想著,天工科外簡雍求見。
簡雍來到華文軒面前,拱了拱手,“主公!如今已入了秋,收成都上來了,咱的馬廄中也該增添一批新馬了,臣早先至信石韜太守,索得昔日石家與河東買賣馬匹之資訊,今日特來請示,不日便去河東郡販馬!”
這番話倒是觸動了華文軒,販馬,河東,那南匈奴還有數萬精銳、數十萬百姓在河東待著呢!反正現在政務有諸葛亮帶人處理,不如去走一遭,指不定還可以把匈奴那點人馬都給忽悠來。
“這樣,憲和先著手準備北上事宜,我這邊也收拾一下,我與你同去河東!”華文軒搓了搓手,一臉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