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荊南的計策已定,甘寧與徐庶就先走一步,到江陵整備兵馬和糧草了。
華文軒回到府裡,將計劃大概地講給何晏與黃月英,沒成想兩人卻不約而同地跳腳大罵起來。
“那諸葛亮為何如此居心裹測?明明你都已經知道濫用那異術會讓你性命不保,為何還要答應他這蠢材?”黃月英怒氣衝衝地叫道,華文軒被她嚇了一跳,看著黃月英在破口大罵諸葛亮,這感覺為何如此彆扭?
何晏也是一臉不解地問道:“戰場廝殺生死有命!但明明可以讓自己身處險境的,為何還要故意如此?”
華文軒將諸葛亮所想的一戰定四郡之法說於兩人,“我覺得諸葛亮說的對!與其讓他們負隅頑抗,不如一戰瓦解他們的抵抗心理,讓他們望風而降,百姓也可免遭戰亂之苦,我軍也不必跋涉千里遠赴煙瘴之地!”
何晏仍是有些忐忑,“傳聞那荊南盛行巫蠱之術,那日我見那擂臺上有一蠻子,脖頸間竟是掛了一串人骨,面色迥異,鬚髮皆黃,甚是可怕,不如此去荊南文軒留駐江陵,且讓甘將軍他們出出風頭?!”
華文軒自然知道何晏所說的乃是五溪蠻子沙摩柯,只是那巫蠱什麼的,華文軒是從來不信的,便是如今他可以呼雷引電,也不信這世間有鬼怪之說。
兩女見勸不動華文軒,只得開始為他備下煙瘴藥品,收拾行裝,黃月英還特地為華文軒打造了一支楠木連弩,小巧精緻尚可摺疊收入袖中,甚是精美。
三五日後,華文軒留下趙雲、陳登並幾名新入仕的大才鎮守襄陽,以魏延為先鋒,張南、馮習為副將,沙摩柯、廖化為護軍,諸葛亮與陳珪為軍師,領兵三萬一路望江陵而來。
待到了江陵,徐庶與甘寧早備好了船舶與糧草,主路由華文軒帶領取陸路過公安往武陵而來,另一路由甘寧、徐庶乘大船自長江入洞庭湖直奔漢壽。
正如諸葛亮所料,一開始華文軒兵鋒直逼武陵之時,其他三郡只是屯兵邊界相互觀望,卻都止步不前,武陵太守金旋見外援無望,只能堅壁清野以備華文軒大軍圍城。
十日後,華文軒大軍過公安,渡油江,卻兵鋒一轉,一路向東,大有直抵長沙之意。
長沙太守韓玄頓時大驚失色,連忙修書三郡,邀以為援,南部兩郡:零陵、桂陽見華文軒似乎準備先拿最強硬的長沙郡開刀,皆以為有機可乘,紛紛揮兵北上。
零陵太守劉度以其子劉賢為將,猛將刑道榮為先鋒提兵八千匯合桂陽太守趙範的六千兵馬進駐進駐湘潭。
武陵太守金旋亦提兵東進,卻不用麾下從事鞏志之言斷華文軒陸路糧道,反進兵浣水對華文軒駐地漢壽形成夾擊之勢。
至五月末,華文軒大軍進駐漢壽,與徐庶、甘寧等會師一處,四郡聯兵亦形成合圍之勢,大戰一觸即發。
漢壽大營帳中,華文軒正被肆虐的蚊蟲叮咬的不勝其煩,止不住地呼扇著雙臂,帳內已有諸葛亮安排的兩名力士正在用力地呼扇著芭葉,驅趕著一團一團湧入帳中的蚊蟲。
華文軒抿了一把額上的汗,怨聲哀道:“這荊南果然是荒莽之地,到處都是密林和蚊蟲,這比打仗都讓人煩躁!”
諸葛亮卻仍是書生的脾性,便是早已汗流浹背,仍是穿著全套的外衣和裡襯,輕聲嘆道:“荊南雖是盛產稻米,卻奈何環境甚是惡劣,僅此蚊蟲一項,便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