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黃琬上書朝廷言:司徒王允意圖謀反,當誅九族。
王允門生、好友皆惶惶不可終日。
幸得董卓大度,下令只誅首惡,不追究餘黨!
十一月末,董卓上表言三公不可空缺,請立黃琬為司徒,帝準之!
從董卓入雒陽到現如今,短短數個月,西涼軍在吳謀的計劃下成功扭轉了百姓對他們的看法!
但對於士人來說,董卓的手段還是太暴力,為了西涼集團的前途,還是需要拉攏士人!
十二月初,董卓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攜帶鈇鑕到朝堂上書。
要求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政治定性誣陷)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黨錮”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劉辯袁隗)准奏,恢復陳蕃等人的爵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黨人門生遍佈天下,董卓之賢明一時間傳遍大漢!
吳謀建議董卓趁機拉攏士人,並建議董卓親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瓊。
原大將軍府官員何顒、鄭泰也成為其幕僚。徵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入朝為官,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時,董卓又選拔大量名士如: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制約發展迅猛的袁紹、曹操、公孫瓚等人。
……
董府夜宴,
燭光低映珠鞴bei四聲)麗,酒暈徐添玉頰紅。
董卓的一封邀請信,雒陽權貴來了個七七八八,黨人、世家、無根基的大臣,近百人匯聚董府,一時間門庭若市!
吳謀劍眉緊皺,默默地站在黑暗處注視著這場宴會。
誰也不會想到,在他身後穿著如同侍衛一般的俊俏青年就是董府的小少爺,未來西涼軍的接班人!
吳謀是明確反對這場宴會的舉辦,可惜董卓沒用同意。
吳謀一氣之下便稱病沒參加,董白也沒有興趣和一群老頭子相互恭維。
“先生,你到底有什麼事啊?都在這裡站了兩刻了!都冷死我啦!”董白嘟著小嘴抱怨道。
“唉!”吳謀並沒有正面回答她,只是無奈的嘆息。
天、地、君、親、師!
‘親’在‘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