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一則訊息,倒還不如傳出來的是一襲檄文,這一襲繳文,在出來的第一時間內,便吸引住了天下諸侯與無數人的眼光。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大概的意思就是,董卓說:
“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急需人才的時候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因此只能講能幹不能幹,不能吹毛求疵,講究太多。如果一定要求道德品質無可挑剔,方方面面十全十美,那麼齊桓公又何以能夠成就霸業?高皇帝又怎麼能夠創立大漢?所以,只要是人才,有“治國用兵之術”,哪怕有不好的名聲汙辱之名),被人恥笑的行為見笑之行),甚至“不仁不孝”,也請大家推薦,我一定該怎麼用就怎麼用?”
董卓這封招賢令的含義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隻要是有才華之人都將受到他重用,但其中令世人誹謗的卻是其中董卓卻提出了一句無德、無孝之人也可,可以說董卓是先看才華不看品行。
這封招賢令可謂是顛覆了世人的世界觀!這這個時代裡,幹什麼都講究一個德才兼備!
要不然,那怕你才華橫溢,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能力!一旦你的品行不達標,那就沒有任何的機會了!
就如同呂布一樣,即使有天下第一的武力值,但卻又有弒父的前科!哪怕是如曹操一般的梟雄,也依舊不敢再用他!
光是選官的方法之一就叫做‘舉孝廉’!只有德行高的人,才有資格被推舉去做官!
不過,若僅僅是這樣,那倒也還沒什麼,但招賢令的釋出會令世家的統治根基大大的不穩!
現如今天下賢才看似被世家籠絡,但是隻要董卓這條招賢令真的被廣為流傳,自然會有足夠幫擊潰世家子弟的賢才出現。
……
河東
一個瘦弱青年,衣衫襤褸地站在城牆前,一身醉醺醺的酒氣,迷濛著雙眼,輕輕咳嗽了兩聲。
一些從他旁邊路過的路人,用或嫌棄,或鄙夷的眼神打量著這個年輕人!似乎不明白為什麼他寧可身上衣衫破舊,卻依舊願意拿出錢來買酒喝!
可這名年輕男子卻是絲毫不在意路人的眼光,他用朦朧地眼神死死地盯著城牆上張貼地那一張繳文!
隨後他抬手摸了摸自己光禿禿的下巴,用感慨的語氣說道:“我寒門終於有了一條新的出路!”
在仔仔細細地將繳文看完後,那年輕男子先是抖了抖身上破舊的布衣,
“董卓?不錯!早先我還以為只是一個莽夫之輩,可現在看來,卻是大智落愚!就衝著這份招賢令,老子我也會給他劃拉下不亞於燕昭王的基業。”
燕昭王是何許人也?
他是戰國時期,燕國的國君!相傳戰國燕昭王築,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賢士。
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真是人才濟濟。
隨後,憑藉這些前來投靠的人,燕昭王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打下了一個穩定的基礎!
可如今這個面色入土,衣衫破舊的年輕人居然好如此誇下海口,當真是大言不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