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靈的第二日,琅嬅見到了一身素服的熹貴妃,或許該稱她為太后了。
琅嬅跪在太后右側偏後一點的位置,跟著她的節奏悽聲哀哭。哭到快午時的時候,琅嬅膝行上前半步,攙著太后勸她顧及身體,到偏殿小休。
歇了片刻,太后便讓剛生完孩子沒多久的蘇綠筠回去照看三阿哥永璋。
此時午膳也已上桌,琅嬅一邊扶著太后落座,一邊側目去看青櫻。錦兕這幾日有些咳嗽,昨日午膳時青櫻便舍了休息的機會回去照看,今日她的原計劃應該也是這樣的。只是如今太后在這裡,不論是她還是琅嬅都不能離開。因此青櫻的面上便有幾分擔憂。
琅嬅其實也頂不願意在這兒伺候太后。永鏈雖然這兩年乖巧沉穩了些,不再需要她擔心。但是她的宮裡也還有個小祖宗璟瑟。
當初弘曆給她的三格格取名璟瑟的時候,琅嬅怔怔的愣了好久。“錦瑟?”
琅嬅自生完璟瑟之後便不準備再生孩子了,璟瑟又是女孩子,琅嬅對她和對永鏈的要求自然完全不同。嬌生慣養,金枝玉葉,任何寵溺她的女兒都擔得起。因此性子鬧騰的很。
今天她回不去,也不知道蓮心能不能哄得住這個小祖宗。琅嬅一邊給太后打飯,一邊在心裡擔憂。青櫻和曦月在她身旁,一個給太后舀湯,一個侍立一旁,準備一會兒為太后佈菜。
太后坐下後,看了一眼琅嬅,問道:“二阿哥和三格格也還小呢?你不回去照看著,反倒在這裡陪我?”
琅嬅心裡想著我也想回去,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嘴上卻虔誠的拍馬屁道:“百善孝為先,能在太后身前盡孝是臣妾等的福分。何況太后您也是知道的,璟瑟這孩子最淘氣,臣妾在她身邊,一天不知道被氣的要掉多少頭髮。也就太后娘娘和皇上能制住她幾分。您就讓臣妾躲著一天半天的吧。”
太后搖著頭,虛點琅嬅的額前,“好好的孩子,被你說成混世魔王了,你要不喜歡璟瑟,便把她送來我這裡。”
琅嬅順勢道“太后娘娘願意,兒臣過兩日便將她送去,正好她也說想她恆媞小姑姑了。”
兩人你來我往說了幾句。太后用餐前習慣先飲一碗湯,她話音一落,青櫻便已經盛好了一碗火腿鮮筍湯。這湯素來是太后喜歡的,青櫻近一年沉穩了許多,已不似從前那邊肆意張揚了。這湯沒有錯處,可惜,晚了。
果然,太后不過抿了一口,便道:“論到湯飲,沒有比傷好的金華火腿配了筍片更吊鮮味了。只是鮮味都在前頭了,後頭的才也就食之無味了。”
伺候太后的福姑姑是經年的老嬤嬤了,忙道:“太后一向喜歡這個湯的。但連日來為先帝哀思傷神,本就茶飯無味。如今鮮味一國最,後面的怕更吃不下了。”
福嬤嬤一說完,青櫻便連忙跪下磕頭請罪。太后一副不欲再進食的樣子,讓人撤了膳桌。
琅嬅見曦月要開口,知道她必是要給青櫻落井下石。自曦月升了側福晉之後,琅嬅便有意縱著她和青櫻在府中打擂臺,曦月懟青櫻已經是懟慣了的,不論什麼事情都要來兩句。
但今天卻不可以。太后此舉不僅是為了打壓青櫻,同時也是為了給新帝后宮一個下馬威。
不論是琅嬅還是青櫻礙於孝道都不能反抗,但若是曦月開口懟青櫻。這件事情被弘曆知道了,只會讓他更心疼青櫻所受的委屈和不喜曦月的不懂事。
曦月對琅嬅倒是言聽計從,不過一個眼神的交流,雖不明白為什麼,但也照辦了。
琅嬅端了一碗粥,敬給太后,又勸了許久,才見太后拿起勺子吃了兩口。曦月連忙上前佈菜,挑了幾個清淡小菜,看著太后喝了半碗。這才放心了下來。
事後得知這粥裡的加了暖胃的嫩姜是青櫻的主意,太后又讚了一句青櫻,這才讓一直跪著的她起來。
太后又讓青櫻再選個湯,青櫻選了紫參雪雞湯。
這湯是先帝從前囑咐過適合太后飲用的,但卻再次被太后點出不和時宜。其實在場的人大多都明白,不合時宜的並不是湯。
到了傍晚,琅嬅回到暫住的殿裡。
才一進門,便聽到璟瑟震天響的哭號聲,琅嬅心裡一緊,撩了裙襬便快步小跑了進去。璟瑟坐在鋪了厚毯子的地上,揮著手蹬著腿乾號。蓮心和七八個嬤嬤乳母圍著她輕聲哄著,永鏈左手捂著右手的手背站在一步左右的位置,一邊想要靠近璟瑟一邊哄著:“妹妹,不哭,額娘就快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