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和林城又稱和林、和寧。是在草原深處克烈部或回鶻都城的基礎上建立的蒙古帝國首都,元朝嶺北行省首府,13世紀中葉世界的中心,地緣位置極為重要,有所謂“天策桓桓控上游,邊庭都付晉藩籌,河山錶帶連中夏,風雪洪蒙戍北樓”,“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之稱。
蒙古窩闊臺汗七年1235年)建都於此。故址即今蒙古國中部鄂爾渾河上游,其故址位於今蒙古國中部後杭愛省杭愛山南麓,額爾渾河上游右岸的額爾德尼召近旁,距烏蘭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拉和林所在地區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這裡森林繁密,盛夏時遍野開花。
這次遷移行動,不算是蒙古史上規模空前絕後的,也是最大的。
走在前面的是蒙古先鋒隊伍,這幾支隊伍是蒙古戰場上下來的,作戰勇猛。之後是窩闊臺金帳斡兒朵,前後左右守備深嚴,而後是拖雷的靈柩。拖雷遺體用上等粗大的金絲楠木,在木頭中間挖空,再將遺體放進棺木裡,棺木用氈子裹起來,用十頭大牛拉著馬車。
唆魯禾帖尼、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司合忽、鐵千軍、伍玄衣、忽哈刺、西門據虎諸人在左右扶靈。之後依次是其他宗主的斡兒朵,最後是蒙古各個大軍,隊伍之長,前後望不到頭。
蒙古在草原上行軍很快,不幾日就到達了哈拉和林城外。
哈拉和林城,很多基礎設施沒有完成,這裡的斡兒朵更大更多,遠遠望不到邊,遍佈在草原山上山下各地。
前來接駕的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軍、宗主部族等早已等候在城外,窩闊臺下了金帳,接駕的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軍、宗主部族等數千人連忙下跪行禮。
窩闊臺眼含熱淚,宣佈拖雷逝世的訊息,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領、宗主部族等數千人錯愕,失聲痛哭。
拖雷靈柩由眾人扶著靈,有十頭大牛拉著向各個大斡兒朵斡兒朵是拖雷生前的宮帳,也是其主要妻室所居之宮)。
成吉思汗去世時,靈車運到位於克魯倫河上游的皇家大營後,成吉思汗去世的訊息才得以公佈。
成吉思汗的靈柩被輪流放進各個斡兒朵。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領得到拖雷發出的訃告後,立即從這個龐大帝國的各地前來奔喪,哭泣著向靈柩告別,據說遠道者走了三個月才趕到。
拖雷之死,是在北還的時候去世的,窩闊臺早已經發出訃告,遠在外面的主要宗主將軍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哈拉和林城。
蒙古族有著自已獨特的喪葬儀式。蒙古葬俗,因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所決定,草原上的蒙古族人們的葬禮極為簡單,一般不設靈床,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放哀樂。
傳統的喪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