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眼中,楊堅是一個成功人士。
楊家傾頹之時,毅然的站出來力挽狂瀾,並且得到了宇文邕的重用,成為對方最為依仗的大臣,沒有之一。
目前長安的許多新政,都是出自楊堅的手筆,可以說北周能從丟失南陽的陰影裡走出來並回復些許元氣,楊堅居功至偉。
而且他還成為了宇文邕的妹夫。
然而,楊堅自己卻知道,他並不是什麼成功人士,現在的奮起,不過是在彌補當年的錯誤而已。
更何況,他的家庭現在也不和睦。宇文邕的妹妹刁蠻又醜陋,還非常喜歡搞事情。所以楊堅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另一位姓宇文的女人身上。
她便是宇文護的獨女!這是宇文邕賞賜給他的奴僕!
更加不幸的是,現在家中身懷有孕的,是這一位“宇文”,而非是宇文邕的妹妹。
試想一個男人看見他老婆就煩,他老婆如果身懷有孕,那也一定是別人的種而非自己的種。
有一個秘密,藏著楊堅內心最深處,從未對人提起過。
當年,長安就有很多人在懷疑,那時候的西魏軍出塞,就算打不過突厥,成建制的撤回來還是可以的,至於楊忠更是勇冠三軍,帶人跑路絕無問題。
那麼這支軍隊又怎麼會全軍覆沒,只有零散的人逃回來呢?
其根源,就在楊堅自己這裡。
是他慫恿了宇文毓冒進,老爹楊忠才會無所適從的妥協,最後大軍崩盤,害死了一堆人。
老實說,他之所以對勾搭了獨孤伽羅的高伯逸沒有恨意,是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走錯了路造成的!
因為自己那時候的年少輕狂,自己老爹以及麾下嫡系,才會毀於一旦,宇文毓才會戰死沙場。
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了他不得不倒貼宇文邕投機,不得不當宇文家的駙馬,以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
否則的話,哪怕獨孤伽羅是個賤人出軌,自己留住楊勇是毫無問題的,哪會像現在這樣雞飛蛋打呢?
可以說正是因為那一仗徹徹底底的輸了,才成就了今日帶著遺憾的自己。
除了自己以外,他又能恨誰?
楊堅並非高湛那種不講道理又懦弱的人。那種人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認為是別人的錯,是全世界的錯。
他是楊家的長子,自古長兄如父,老爹不在了,他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楊堅冷靜下來分析問題,發現……一切早已覆水難收。
包括現在這個不喜歡的老婆,他推不掉。
包括宇文邕塞給自己的宇文護的女兒,他亦是推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