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州城外的郢州鎮軍大營門前,高伯逸幾度躊躇,想著要不要進去找慕容儼,然後讓他把那個在郢州城裡當偏將軍的“舅父”宋子仙交給自己。
想了想,還是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
以宋子仙的本事,為一方主將都不在話下,他心甘情願當個偏將軍,還是地方鎮軍裡的偏將軍,顯然是有避世的心態,不想再造殺孽,根本就沒想著要出人頭地。
求仁得仁,還是不要去打擾他平靜的生活吧。尊重他人的真實意願,這也算是一種成熟和成長吧。
高伯逸嘆了口氣,轉身就走,沒有驚動任何人。
等離開郢州的時候,再問下宋子仙要不要回鄴城享福吧。
“主公,陛下的使者到了,看樣子是來嘉獎的。聽說還有兩千匹馬和大量的軍服軍械在路上,從隔壁州郡裡調撥的。”
楊素急匆匆從城內來到高伯逸面前,面有喜色的說道。
又有使者?難道一個崔季舒都還不夠?罷了,去接旨吧。
“走,帶我去看看。”他估摸著應該不是什麼壞事。
高伯逸隨著楊素來到府衙正堂,來人穿著厚厚的皮襖,身材高大又儒雅,一副陽光大叔的模樣,正是高伯逸的老熟人,一直在“內務司”裡打醬油的陽修之!
“想不到是故人來,今日真是要不醉不歸!”陽休之情商極高,很顯然此番不會是來拖後腿的。
高伯逸興奮的拉著陽修之的手,就往府衙後面專門負責招待宴飲的廳堂而去!
“高招討使在荊襄之地的事情,陛下和中樞都知道了。”
陽修之淡然中帶著笑意,將手中的帛書遞給高伯逸,壓低聲音道:“陛下准許你在郢州開幕府,負責荊襄攻略,周邊州郡的鎮軍還有物資都允許你自行調配!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我此番來就是擔任開府參軍,負責幫你溝通協調這些事情!
你現在已經是荊襄幕府大都督了!”
呀?高伯逸被高洋的大手筆嚇了一大跳。
幕府是什麼制度,一言難盡,不同朝代意義也不一樣,到南北朝至隋唐發展到巔峰,之後的朝代又變得可有可無。
總的說來,就是大將要出征了,給出徵的主帥在前線可以組建自身班底的權力。幕府是可以任命臨時官職,招募隨員,而臨時設立的組織,在戰後撤銷。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戰爭也可能只是一個藉口,說白了就是小朝廷。
曾經組建過幕府的人裡面出過很多權臣,甚至後來造反成功的,比如東晉桓溫,東晉劉裕,東魏高歡,西魏宇文泰,北周楊堅,唐朝李二陛下等等天策上將府就是幕府)。
幕府牛逼了,直接成為霸府,比朝廷中樞還厲害!
但也有很多統帥戰後直接交權,解散幕府,沒惹出什麼事情來的。
比如東晉謝玄,比如北齊高嶽,比如北周韋孝寬;再比如隋初楊素,唐初李孝恭等等,解散幕府後無官一身輕,啥風浪也弄不出來。
所以高洋讓高伯逸建荊襄幕府,這是一件足以震撼中樞的大事!但是,這裡面有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很多好事,壞就壞在“但是”上面。高伯逸面臨的問題,就在於,北齊只是佔據了荊襄東北部很少的範圍武漢,紅安,麻城等地),其他絕大部分領土,都在西魏和四分五裂的梁國手裡。
也就是說,高伯逸這個荊襄幕府大都督,基本上處於“有名無實”的狀態。高洋給他畫了一個大餅,能拿下來,那才叫真正的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