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才10歲的小屁孩,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哪見過如此殺氣盈野的西涼暴兵?
唉,又被三國演義給騙了,王嵩暗自嘆息一聲。
氣勢上不能輸太多,否則就會很被動。王嵩縱馬上前,舉起十字弩,一箭射向董卓身後的董字帥旗,正中掛旗的繩子,帥旗應聲而落。
王嵩再次上弩,指向董卓,大聲喝道:“你是何人?護駕還是劫駕?”
董卓狠狠地盯著王嵩,這廝很是不爽,可此時也不能發作。隔了許久,才沉聲說道“在下董卓,特來護駕!”
“既是護駕,天子在此,何不過去拜見!”王嵩厲聲喝道。
董卓只好翻身下馬,參拜皇帝。之後,令兩萬西涼軍,分成前中後三軍,拱衛皇帝及眾大臣回洛陽城。
到了洛陽城外,盧植走到董卓馬前,對董卓施了一禮道:“按朝廷制度,外軍無召不得進城。”
董卓怒道:“此時洛陽大亂,兵馬不入城如何平亂?”
說罷,董卓令軍士拉開盧植,徑自帶兵入城。
王嵩本想屯軍城外,但楊賜盧植見董卓大軍已經進城,便力邀王嵩也一起進城,以牽制西涼軍。
董卓進入洛陽之後,在軍師李儒的建議下,立即控制了西園軍和北軍,兵力猛增到6萬人,又向張濟,郭泛,牛輔傳令,令其率西涼大軍儘快趕來洛陽。
第三天,幷州牧武猛校尉丁原領2萬幷州軍趕到洛陽。此時董卓己控制了整個洛陽,下令丁原城外紮營,不得入城。
丁原心中很不爽,進不了洛陽就爭取不到利益啊!
別以為丁原如《三國演義》所講,是什麼忠義之士,若真是不圖利益忠義之士,此時應該是帶兵幷州才對。
丁原大怒道:“同是受大將軍所召,你們吃肉,一口湯都不給老子喝,老子不服!跟你們沒完!”
說罷,丁原便下令攻城!
董卓平生專治各種不服!見丁原不服,立即領兵治他!
董卓領兵出城,與丁原列陣而戰,卻被呂布殺入西涼軍中,連斬數員大將,西涼兵大敗。
這“不服”沒治好,得接著治!
於是董卓聚將議事,討論如何接著治這個“不服”。
最終,董卓採納李肅所獻計謀,策反了呂布。呂布殺死義父丁原,帶領丁原的幷州軍投靠董卓,董卓見呂布勇武,認其為義子。
從此,丁原成為呂布前父,董卓成為呂布的現任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