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大興安嶺東麓。
肖萬事和張英材校對了一下時間。
“現在是晚上八點,預計凌晨兩點鐘左右能夠抵達齊齊哈爾!”
張英材點了點頭:“偵查小隊應該潛入城內了,約定的時間是凌晨四點進攻。”
“出發!”
隨著肖萬事的一聲令下,黑夜之中的大興安嶺東麓,一群群穿著白色披風,划著雪橇的戰士們藉助著皎潔的月光在大興安嶺的密林之中穿梭著。
先遣團之中有一半都是以前東四省的戰士,這些來自東四省的戰士們從小就會使用雪橇和溜冰。
在先遣團抵達大興安嶺之後,專門抽出了一週的時間對所有不會滑雪橇和溜冰的戰士們進行了集訓。
現在的先遣團所有戰士們都是雪橇高手。
李雲龍當初為先遣團制定的訓練計劃,是按照芬蘭游擊隊的標準進行訓練。
先遣團的戰士們在冬季,就是穿梭在東四省林海雪原之中的白色死神。
不僅僅是先遣團,後續趙剛率領的主力部隊,也都是在根據地下雪之後,學習瞭如何使用雪橇還有馬拉雪橇等各種雪地的行軍方式之後,才開始北上。
不會滑雪,很難在一年之中有接近半年時間處於冬季的東四省地區生存。
而且這個年代的雪橇製作技術也沒有後世那麼繁瑣,基本上都是木板加上繩子將腳固定在木板上就可以。
作為支撐杆的棍子也都是找到的比較結實的木棍。
這也是大部分東北地區孩子第一套滑雪裝置。
一名名戰士們跟著前方留下的痕跡,在林海雪原之中迅速的穿梭著,向著齊齊哈爾方向不斷的靠近。
此時齊齊哈爾城內。
迷龍帶著三十多名戰士已經分批次潛入了齊齊哈爾城內。
隨著抗聯活動減少,鬼子對於進出城的盤查也鬆了許多,加上迷龍花錢賄賂了一下門口站崗的偽軍,很容易就帶著人偽裝成為了商隊混入了城內。
槍支沒有辦法帶入城內,但是迷龍等人卻分批次將四套七人背手榴彈生產線帶入了齊齊哈爾城內。
等到進城之後,一群人直接來到了之前收集情報時候租住的房屋之中,接著就開始熱火朝天的生產手榴彈。
所謂的七人背手榴彈生產線,就是六七式手雷的簡易生產線。
顧名思義,只需要七個人就能帶著一整套正產裝置進行生產和轉移,在擁有原材料的情況下,配合默契的七個人可以在半個小時之內就生產出一枚六七式手雷。
這個簡化版的手雷生產線也是後世特殊時期的產物,當時毛熊威脅要核平我們,我們根據當時的情況制定出了極限換家計劃,喊出了七億人民七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的口號,然後開始大規模的訓練民兵準備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