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
“給我守住!”
此刻在銍縣北城牆上,守將孫叔軻以嘶聲力竭的大吼指揮著發生在眼前的戰事。
不得不說,魏軍的兇猛攻勢,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哪怕他因為相城的淪陷,已對前來進犯的魏軍高看三分,但感覺仍舊低估了魏國的步兵。
『魏國步兵……居然強悍如斯?不過鄢陵軍,不是我大楚投靠魏國的敗軍而已麼?怎得……』
孫叔軻感覺很不可思議。
平心而論,針對此番協助齊王呂僖討伐楚國的三支魏軍,事實上楚國早已得知了後者的底細:其中一支是以往駐紮在汾陘塞的駐防軍,而另外兩支則是曾經被收編的暘城君熊拓麾下原招募的農民兵。
農民兵,在楚國司空見慣。
曾經有人戲稱,只要在冬季前,拉幾車糧食到楚國隨便某個城池或村落,都能輕易聚攏一支成千上萬人的軍隊。
這其實並非是說笑。
要知道在人口眾多的楚國,想聚攏一支農民兵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因此,曾幾何時楚國對外發動戰爭時,都習慣帶上海量的農民兵,用他們去消耗敵軍的體力,以及箭矢、弩矢等消耗性戰略物資。
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齊王呂僖首次率軍討伐楚國。
那時,因為齊魯宋三國聯軍配備了魯國最新打造的戰爭兵器『機關弩匣』,以至在正面戰場上,楚國幾十萬用來消耗敵軍的農民兵,居然被齊魯宋三國聯軍殺死了幾近七成,這還不包括後來陸續戰死的楚國正軍。
據說在那入冬前的最後一場戰事中,齊魯宋三國聯軍可謂是殺地天昏地暗,一場戰爭殺死楚人幾十萬,震驚了整個天下,也奠定了齊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但是在開春沒過多久,就當天下人都以為齊王呂僖會一鼓作氣攻下楚國的王都壽郢時,齊魯宋三國聯軍卻莫名其妙地選擇了退兵,並且嚴密佈防於國境。
當時世人都感覺匪夷所思,沒想到數日後,在那一個一場戰事戰死了幾十萬楚人的戰場,爆發了瘟疫,這股疫病幾乎席捲了大半個楚東,致使楚國有成百上千萬的人因為感染而暴斃。
甚至於,就連宋、魯兩國也收到了波及。
原來,在那入冬前所爆發的最後一場戰役,那多達幾十萬人的屍體,無論是齊魯宋三國聯軍還是楚國軍隊,都沒有餘力在風雪中掩埋。
結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因屍體腐爛而滲透出來的屍水汙染了附近的湖泊、河流,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
也就是從那之後,楚國再不敢大規模地徵召農民兵在本土作戰。
為何?因為農民兵的戰鬥力太弱,在戰場上純粹就是炮灰的角色,楚國可不想再次在本土爆發瘟疫。
只有在對外戰爭時,楚國才會徵召農民兵,比如兩年前的暘城君熊拓。
而此番為了抵抗齊魯魏三國聯軍的討伐,楚王熊胥徵召了幾近百萬人的農民兵,但說到底也只是讓後者負責後勤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