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家棟樑筆趣閣> 第532章 關東管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2章 關東管領 (2 / 2)

他依稀記得三天前的關東公方就職典禮上,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武士敢坐在馬上行禮,或者說鶴岡八幡宮裡壓根就不可能騎馬進入,只要踏入鶴岡八幡宮的參道就必須下馬步行,除去京都二條御所的那位公方殿下,天下武士敢在足利義時面前擺譜不下馬行禮的武士還沒出生過。

上杉輝虎登位儀式的過程並不複雜,拜見八幡大菩薩再拜見江戶公方足利義時,立誓效忠江戶公方併為期把守關東武家的大門,在此期間就沒有任何武士敢多一句嘴巴,足利義時仔細觀察發覺成田長泰沒有絲毫冒頭的打算,到讓他磨刀霍霍的準備工作白白浪費掉。

成田氏出自武藏七黨的橫山黨之一的橫山黨,從譜系上來看是和中條家長有複雜的親緣關係,第一次在史料中有記載還是《保元物語》裡源義朝一側的成田太郎,而後在鎌倉時代的《吾妻鏡》裡記載源賴朝討伐奧州藤原氏的時候,成田七郎助綱從軍並立下功績獲得領地獎賞。

總體來說就是鎌倉幕府的一個御家人,這家是鐵桿的北條得宗家門下走狗,在鎌倉幕府崩潰的時候也隨著他們的主子一起倒黴,本領被沒收變成一文不名的浪人,要不是室町時代冒出箇中興之祖好歹把家業給掙回一點,這成田氏可就已經徹底完蛋了。

就這麼個毫不起眼的小家族,卻在另一個時空被有心人演繹成一個奇葩家族,據說其其先祖在前九年後三年之役時,這家某個不知名的先祖曾經與八幡太郎源義家有過深交,所以從源義家起乃至後來的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歷代幕府統治者都給予成田氏在馬上行禮的特權,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一項傳統。

還有一種說法是武藏七黨出身的成田家假冒的藤原家的家名,就和山內上杉家同宗同格,因而“出身高貴”的成田家的祖先,曾經得到過八幡太郎源義家的特許,在鶴岡八幡宮裡遇見任何人都不必下馬拜見,反正就是我很牛,我見誰都厲害。

這是個漏洞百出的故事,八幡太郎源義家去和一個狗屁不通的武藏七黨毫不起眼的庶族有深交,只能說明編造這個故事的人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足利義時很清楚的記得前九年後三年之役裡,所用的主力是主力是坂東八平氏,武藏七黨也參陣到是不假,可這幾家的地位明顯差的十萬八千里。。

坂東八平氏之一的秩父黨的首領平武綱,從源義家手裡獲得賜予的第一面御賜白旗作為先鋒大將的時候,那幫武藏七黨還只是跟著大部隊艱難跋涉的大頭兵,至於一個假冒的連自己家譜都拿不出來的“藤原北家”出身的武家,想在源義家面前裝象的難度實在太大。

藤原北家分支千千萬,大部分混的連飯都吃不飽,源義家要是見一個藤原北家出身的武士就覺得“高貴”不行,必須給點特權那就太扯淡了點,鶴岡八幡宮是源賴義從石清水八幡宮勸請來的家社,相當於河內源氏在關東設立的菩提寺用意,讓一個出身低劣毫無做為的武家庶族在鶴岡八幡宮裡可以不下馬的特權,編造這扯淡故事的人得有多麼白痴。

在關東管領登位儀式上,成田長泰那真是老實的像條忠犬,全程跪伏在地上連腦袋頭沒抬起來,武藏國人眾的主公原是扇谷上杉家,從沒聽說成田家趕在扇谷上杉家乃至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擺譜的事蹟,連野史逸聞都沒有任何記載,就他家那身板和門臉不大的忍城,想給別人擺譜還得先掂量自己的斤兩。

……

江戶公方足利義時、關東管領上杉輝虎的組合堪稱驚人,這兄弟二人在短短的三天裡完誠仁生的一次重大跨越,巨大的壓力彷彿萬鈞重擔壓在北條氏政的肩膀上,越來也多的情報表明足利義時對關東的壓制行動做的非常徹底,即便是北條家派出的風魔忍者眾四處挑撥煽風點火也沒能引起他們想要的大規模搔亂。

相模國中的大部分國人眾無法繼續與北條家同甘共苦,他們紛紛叛離北條氏政投入關東公方的配下,相模國人眾叛離也就意味著小田原城中,來自相模國人眾出身的部分軍勢也要放走,不放他們走那就只有兩種解決之道,要麼一刀殺掉這些國人軍不能讓他們“通敵”,要麼解除武裝軟禁起來直到打贏戰爭。

無論選擇那一種方式都需要面臨人心要亂掉的危機,小田園城內的守軍難免要陷入軍心動搖士氣大衰的尷尬境地,緊接著民心大減城內的町民會出現搔動,即使鎮撫措施得當又有風魔忍者的監視可以確保惹不出大亂子,可是當這個連鎖反應第一環開啟,就意味著後面的多米諾骨牌也會隨之傾塌。

此時恰逢月亮盈缺交替的晦曰,太陽才落山沒多久就讓整個小田原城陷入死一般寂靜,若非看到宏偉的城際線劃出一個蜿蜒的弧形,恐怕沒人會想到這是座擁有幾萬人的城市,安靜冷清是對這座曾經是東海道最有活力的城市的最新評價。

自從北條幻庵把訊息帶回小田原城開始,整個城裡的氣氛就變的越發詭譎不安,城內的武士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小聲談論關東的變故,無論北條家怎樣封鎖訊息總會有風聲滲透到內部,風魔忍者試著抓捕一些案犯,結果抓的越多城下町的輿論就越混亂,抓到最後把監牢都給裝滿還是沒能彈壓下輿論,反而造成謠言越傳越離譜的地步。

隨著許多低階武士也參與到謠言的傳播之中,鬧到後面輿論又出現無法控制的趨向,北條氏康不得不再次出面用個人威望安撫躁動的人群,可個人威望和信用不是無限度的透支,總有一天北條氏康的話也不會有人再買賬的時候,北條家可就真的完蛋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