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家棟樑筆趣閣> 第417章 裡切與突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7章 裡切與突襲 (2 / 3)

北條氏繁一力支援北條氏政的判斷,家中的一幫年輕譜代家臣也跟著架秧子起鬨。好像此戰必勝沒必要多有顧慮,言語中難免暗示這些氏康公時代的老譜代眾太保守,搞的一群譜代老臣也不好再提出異議,總不能指責這些年輕的後輩們不懂得尊重老臣,那樣反而會讓自己的顏面丟失。

看到老譜代們都放棄提出異議的打算,北條氏政覺得自己也算在家內的話語權上小勝一場,雖然他並不反感譜代家臣的提議。但凡是都要插上一嘴的感覺總是讓人不爽,好像在提醒他還是個新家督許多東西都要受到指導似的,他父親北條氏康總是對他耳提面命到也罷了,一群老臣還倚老賣老就有些不知進退。

再看譜代家老都閉上嘴巴於是就十分高興的敲定進軍計劃,決定在五天後大軍開拔攻擊虛空山城的本陣,在此之前三軍飽食養精蓄銳準備大戰,同時他強調各部注意嚴防裡見氏的花招,防止被裡見氏偷襲本陣,北條家就是夜襲專家自然要小心終日打雁終被雁啄瞎了眼的把戲。

剛開始那幾夜北條軍的防衛確實堪稱嚴密,但不巧的是訂立出陣前的一天下了場小雨。小雨淅淅瀝瀝下到傍晚才停下來,四處溼漉漉的讓守夜的北條軍難免生出懈怠之意,他們大概覺得明天就要出陣今夜肯定不會有意外,恰恰就是這一夜裡見軍的部隊就悄悄出陣。

當夜烏雲方散月色朦朧,正木時茂率領八千精銳離開久留裡城。他手中的軍勢才是裡見氏的真正王牌,虛空蔵山上的裡見義弘軍勢只是些充當精銳的樣子貨,為加強夜襲的突然性裡見義堯刻意把另一部主力散佈在久留裡城與大喜多城之間,這一招果然騙開北條軍的注意力。

正木時茂並沒有用這八千軍勢夜襲北條軍本陣,畢竟他不是上杉政虎也沒有八千衝三萬的本事,他的方法是率領別動隊繞到三船山以西的神明山上,北條軍或許是太過輕忽大意,竟然沒有在神明山上設定分營作為警戒,這樣就等於房裡見軍大膽放心的實施前後夾擊的戰術。

別動隊順利進入神明山待命的訊息傳來,裡見義弘當即決定本陣出擊目標直指北條軍本陣,正木時茂的嫡子正木信茂、養子正木憲時擔任先鋒第一陣突入三船山北條軍本陣,他們的夜襲確實在北條軍大營裡造成一陣騷亂。

但北條軍身為夜襲專家即使再大意也不會在紮營時犯錯,七千裡見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打破營門,而此時北條大營裡的軍勢已經從四面八方湧來,一群如狼似虎的北條家武士瘋狂的撲上去硬是把裡見軍的本陣打的節節敗退,樣子貨到底不能和真正的精銳比擬,無奈之下里見義弘下令向原路撤退。

正木信茂作為斷後軍率領五百足輕死戰到最後一刻,正木信茂本人為北條氏繁討取獲得開戰一來的第一功,硬是耗的北條軍半個時辰攻不下山,這個架勢在北條氏政的眼裡明擺著就是裡見氏不甘心失敗的臨死反撲,眼下的局勢是對北條軍是個巨大的優勢。

不用北條氏政詢問誰人出戰。尚未來得及參戰的北條家武士個個跳起來爭搶著擔任先鋒,北條家的武士們都明白什麼樣的戰爭最容易獲取功勞,若說功勞最大的自然是參與到最激烈聲勢最浩大的戰爭中,但那樣實在太危險很容易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

大多數武士可沒有北條氏繁勇猛無雙的本領,對於他們來說聲勢浩大的戰爭不適合自己。只有危險最小的碾壓戰才是他們這些平凡武士最佳的取功機會,就像中原王朝總會有殺良冒功的武將那樣,用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多的功績才是最佳選擇。

敗退的裡見義弘在他們眼裡就是塊滋滋冒油的肥肉,是人都想一口把這塊肥肉吞進嘴裡,沒有什麼戰爭能比的上追殺敗軍更加輕鬆的,因為總有愚蠢的敗兵會主動湊到追兵的刀口下。只要能騎馬會武刀的武士多少都能獲得一些斬首。

於是北條軍果然不依不饒的追殺出來,死死咬住裡見軍的尾巴不鬆手好似不吃下這塊肥肉不甘心,此時恰好升起一陣薄薄的霧氣遮擋視線,北條軍完全沒料到眼看就要追上裡見氏本陣的時候卻突然看不清前路,只能隱隱的聽到漸漸遠去的腳步聲恨的咬牙切齒。

立於虛空蔵山上的裡見義弘高聲誦讀“南無虛空蔵菩薩”,在日本若干座虛空蔵山的名字起源就來自虛空蔵菩薩。這位菩薩乃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恰好與代表大地的地藏菩薩相輔相成,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而聞名。

隨後虛空蔵山燃起烽煙,來自相模灣刮來海風吹散薄霧,使得月光灑下讓正木時茂看的一清二楚。而他此刻卻沒有像他的主公那樣誦讀佛經,而是默默起到八幡大明神保佑裡見氏的武運長久,隨後翻身上馬率領八千別動隊出陣。

在這個戰國亂世一波又一波的沖刷下,武家人生觀價值觀被漸漸扭曲,老一輩頑固的武士紛紛謝世,留下的新一代武士將昔日奉若信條的忠孝仁義之道棄之敝履,許多武家乾脆故意分成兩半分別投靠不同的勢力,以期用這種方法確保家族血脈得到最大傳承,另一部武家甚至甘願迎娶當地豪族的子嗣,將血緣所賦予的最後一絲榮耀和牽絆拋棄。徹底融入地緣鄉黨之中。

所以當正木時忠變節裡切到北條家的陣營裡,關於正木時茂與正木時忠的各種非議就沒有中斷過,一些心懷叵則者或者不明就裡者被煽動起來對正木時茂展開攻擊,其中就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正木兄弟兩邊下注的手段,無論那一方勝利最後都能獲得勝利的果實。甚至有人懷疑這是投石問路之計,若是北條氏政開的價碼合適說不定正木時茂也會把裡見一族打包賣個好價錢。

這類非議雖然沒有人敢當著槍大膳正木時茂面前質疑,但背後的議論還是落入他的耳朵裡,他可以確定這些傳言自然會被傳入裡見義堯、裡見義弘父子的耳朵裡,只是裡見氏的兩父子並沒有進一步追究的意思,無論這是真是假都不打算追究。

自第二次國府臺合戰的失利後,安房裡見氏就陷入不斷的衰退中,出雲霸主尼子氏因為新宮黨之亂而陷入衰退的例子就擺在面前,裡見義弘不認為自己在大敵當前追究下去有任何好處,無論正木時茂是真心還是假意追究下去都會帶來惡劣的影響,既然如此還不如干脆裝作不知道。

而今天裡見義弘選擇在關鍵時刻,將裡見氏的全部精銳交給正木時茂率領便是對他的最大信任,正木時茂也正打算用這個機會洗刷自己所遭受的不白之冤,無論多少辯白都不如直接取下北條氏政的首級更有說服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