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則鋼進了辦公室,坐在靠牆的椅子,正對著陳濤,和他對視了一眼,卻也沒有直接說起自己的來意,而是先用別的話題作為開場白:
“宋廠,聽說弟妹昨天來找你了?還給你送晚飯?”
可以說,東海廠當初是靠宋運輝力挽狂瀾而成立,但由於做事的手段過於不講究,因此跟路副司長鬧了點小矛盾,最後只得了排位第四的副廠長。
有一說一,這確實也不能怪人家。
畢竟他太犟也太激進,真有本事還好,萬一沒本事呢?豈不是誤了事。
隨著去年年底他的一期方案成功落成,路副司長也認可並跟他攤了牌,兩人從此進入了合作共贏模式。
路副司長摘掉了副字,進步不小,同時他還要求宋運輝再接再礪,爭取在兩年內提高10%的產量。
畢竟他爸要退了,他要是想繼續進步,就得拿出成績。
而宋運輝也大受表彰,一躍成為常務副廠長、二把手,而且掌握了東海廠的核心業務,讓馬保平這位對技術一竅不通的一把手感到十分鬱悶。
三十二歲,如此年輕,便已經能身居高位、而且幾乎是在實質上架空了老馬的宋運輝,就是東海廠最閃耀的超級明星,是個人就會關注他。
因此,昨天找過來的程開顏被人關注,並不奇怪。
甚至韓則鋼還知道在程開顏離開之後,陳濤又去了食堂。
這裡面是什麼情況?
韓則鋼挺好奇,但不至於低情商到直接問出口,事實上他也沒有那麼關心。
他談及程開顏,不過是為正事起個頭罷了。
陳濤呵呵一笑,像是好友談心一樣,隨口問道:
“聽誰說的呀?老韓,你眼線不少嘛!”
韓則鋼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營業式的笑容,恭維道:
“你宋大廠長現在的一舉一動都關乎東海的全域性,盯著你的人多著呢!”
陳濤一本正經道:“老韓你過獎啦!東海想要成功,得靠咱們東海全體工人的努力,功勞最後也屬於咱們這個集體,還有鼎力支援咱們的兄弟單位,以及上級部門。畢竟一個人幹不成這麼大的事。”
只搞技術可不行。
必須搞一點正治。
和光同塵不可取,但團結同志很有必要,當然也不能完全搞成團團夥夥。
眼前這個老韓,是不是可團結物件?顯然是的。中間派不是擺爛派,也有訴求。
有訴求,就能團結。
但為了團結他,陳濤也不會完全支援他的訴求。
‘過獎?我獎了嗎?你擱這兒跟我講什麼大道理啊!’
韓則鋼很不爽,感覺像是被訓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