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章 白骨將軍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話說那黃天蕩裡水路縱橫,覆著萬頃蘆葦,地曠人稀,歷來便是綠林好漢出沒的所在,前臨剪徑道,背靠殺人崗,不知屈死過多少行人,所以蕩子裡陰氣極重。

書中代言,當年的雁冢將軍墳沉到水下之後,廟祠崩毀,屍骸被那彌洞陵魚吞下。但那是古時英烈遺骨,披掛著避火渡水的護體寶甲,使得一股無質無形、氤氳空漾的英風銳氣凝而不散,落在魚腹中雖然皮肉消腐已盡,但白骨盔甲依然不朽不化。

雁冢水底的彌洞陵魚貪婪無比,只顧著吞吸落水的大群陰鼠,奈何腹腔中有具骷髏堵著,難以吞個痛快,只得把肚子裡的物事倒嘔出來。就見黑水滾滾翻湧,從中冒出一具頂盔貫甲的大骷髏來,白森森、水淋淋,骷髏頭的兩個眼窩深陷,好似兩個無神的黑洞一般直視天空,被寶甲託著,浮在水面上忽起忽落。

當初在貓仙祠裡,林中老鬼曾告訴過張小辮兒:“只要你在水面上見著了白骨將軍,雁營必能大破粵寇。”其餘的細節則一概未說。

張小辮兒就算是想破了腦袋,也猜不透其中的奧妙。他雖然先前對此事深信無疑,事到臨頭卻也難免心中忐忑起來,暗自罵道:“孃的是臭腳老婆娘養的,看雁冢裡的這具大骷髏,雖然生前威風八面,現如今可只是一堆無知無識的白骨,怎能指望它去上陣廝殺?林中老鬼那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他可別一時犯了糊塗掐算不準,支給我一記昏招兒,連累得張三爺把小命都搭了進去。”

正自胡思亂想,驀地裡一陣陰風透骨。這陣陰風非比尋常,吹動地獄門前土,捲起酆都山下塵,霎時間颳得天地變色,霧氣皆散。張小辮兒三人全身打個冷戰,再看水面時,就見彌洞陵魚與那白骨將軍都已沉回了水底,只剩下大群水耗子在堤上奪路奔逃。

雁鈴兒看霧氣散了,不敢怠慢,急忙拖回翻倒在水面上的排子,載著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躲入蘆葦叢中,會合了埋伏在附近的雁營團勇。

張小辮兒伏在雁排上,心中兀自狐疑不止,實在想不出那葬身水底的骷髏將軍能有何作為。他卻不知道,原來那骷髏身上披掛的寶甲,是套久經戰陣的古物,其中沉積的煞氣甚重,千年來不見天日,一旦出世,頃刻間就引得陰風拂動,吹得萬千蘆絮隨風飄搖,把籠罩在黃天蕩裡的薄霧都卷散了。待得煞氣散盡,那具寶甲也自支離破碎,再次與骷髏白骨沒入了雁冢的水底。

您別看這陣風來得容易去得快,可在兵家成敗之事上,卻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來古詩有雲“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當年漢末三國,赤壁磯頭一場大戰,要是沒有泥鰍造洞引發東風,什麼苦肉計、連環計、反間記,也只落得奇謀無用,倘若武侯借不來東風,哪能有後來的火燒連營?所以有篇贊子,單贊這天底下風的好處,其贊曰:“風、風、風,東西南北風,無影又無蹤;收拾乾坤塵埃淨,移陰現日更有功;卷楊花,催敗柳,江河能把扁舟送;擁白雲,出山峰,輕擺花枝樹梢動,鑽窗入簾去,燭影又搖紅。”

雁冢水底的寶甲引出了一陣陰風,與雁營在黃天蕩設伏又有什麼相幹?原來太平軍起兵攻打靈州城,師久無功,空折了許多人馬,又逢四周洪水陡漲,斷了糧草補給,使得軍中人心慌亂,只好趁著雨停洪落匆匆撤兵。

可官道被洪水沖毀了大半,許多地方根本無路可走,唯一可容大軍透過的去處,只有黃天蕩了。大隊太平軍偃旗息鼓,連夜撤退,從山路上逶迤下行,相次到了蕩邊,隊伍已多不齊整,一步懶似一步,拂曉時就見那蕩子裡薄霧彌漫,靜得出奇。

太平軍中統兵的首領,是久經沙場之人,熟識兵機,疑心也重,能夠透過佔風望氣來相形度勢。他雖然知道靈州城外圍沒有大隊官兵,但到得近前,看出那黃天蕩的霧氣裡,隱隱有殺機浮現,料來此地險惡,一時未敢輕入,正要派出探子另覓道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