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越往後越難的事情?是職業麼,肯定不是,職業對於熟練度高的人來說應該是越往後越輕鬆,除非他的目標變了;那是家庭麼?很有可能,因為隨著感情的深入關係未必會越來越好,往往最熟悉的人所需要的處理技巧就要越高,但,肯定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應該是生活。
生活太難了,作為一個男人,你需要滿足家庭和社會的雙方面需求,從小你要用成績單說話,長大了要用銀行存款證明,老了老了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那真是得場病就能給你整走。
陳達就很討厭生活,每天清晨起床以後他看完日記就覺著人生變得毫無意義,如果不是兒子的哭鬧聲和劉芸的叫罵聲把他拉回現實,這週而復始的生活讓人根本找不到意義。以前,他還有宏偉的理想和目標,可當上小超市的老闆以後,除了偶爾會幫刑警隊破個案,還能幹什麼,每天面對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起碼,這些小事讓他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每天多掙一百塊錢和少掙一百錢與能否還老百姓一個公道和正義沒有可比性。
他開始頹廢了,在程遷注視下於已經壟斷小區購買力的超市裡玩著手機,誰會想到一個三十多歲奔四十人竟然開始沉迷網路遊戲了,起碼遊戲裡能給的快樂是非常直觀的,輸贏也就是半個小時的事,成就感會在半個小時內油然而生。
“舅……”
“沒工夫。”
瞧,他和程遷的對話已經變成了這樣,就像是回家後劉芸喊著:“老陳,給你兒子換下尿不溼。”那一刻,陳達臉上表現出的無奈和嘆氣聲。
一個正常且身體健康的人於並不怎麼需要付出大體力勞動的生活裡,感覺到了始終緩不過來的疲憊,目標、方向完全缺失的情況下,努力會在你剛聚精會神的時候跳出來說‘你又不喜歡,這麼使勁幹什麼’。
對,一點都沒錯,一個人開始發奮只有兩個理由,要麼是喜歡,要麼是憋了一口氣。
陳達是既不喜歡現在的生活也沒有憋這口氣,那麼當生活條件得以基本滿足,他怎麼可能會有動力呢?
“咱倆聊聊吧。”
夜晚,回家吃完晚飯以後,老陳趴在床上和孩子大眼瞪小眼的望著,小傢伙手腳亂舞的看著陳達,他則雙眼渙散。這個時候劉芸打外邊走了進來,進來之後第一句就是和老陳說出了這句話。
陳達翻了個身,躺在床上隨口說道:“聊啥啊,我累了,明天超市還有一堆活呢。”
他不想說,更不知道怎麼去說。
臥室外,是表姐和老孃沒完沒了的交談,說道興起處女人獨有的大聲歡笑總是會讓陳達皺眉,他不知道這倆人為什麼可以透過簡單的閒聊如此歡樂。
“你最近好像特別沒精神。”
女人就是這樣,她們才不管你是不是想繼續這個話題,反正得想方設法的把要說的話說出來。
陳達做了一個深呼吸,回應了一句:“有嗎。”
“有沒有你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