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晨時分,天色未亮,書院晨鐘照常響起。
寧白峰推門而出,前往棋坪講堂。
三省晨鐘過後,石案旁邊已經坐滿書院學子。
寧白峰位置雖不靠前,卻也屬於居中。
面對著這位多出來的年青人,很多學子打量微議。
此人雖也是一身白衣,卻並非院服,頭上亦沒有佩戴逍遙巾,只是一根簡單的絲帶繫住頭髮,紮成長尾垂在腦後。
這樣的形象,在眾學子之中顯得有些卓爾不群。
不少人輕聲議論,這是何人。
唯有昨日在書院外值掃的讀書青年,知道些許此人訊息。
隨後,寧白峰這個名字傳遍棋坪講堂。
只是讀書青年詫異的是,本以為這個名叫寧白峰的人,是送自己的子女來書院,卻沒想到,來晨讀的居然是他自己。
寧白峰很平靜,正襟危坐於石案前。
羅本步入棋坪講堂,輕微咳嗽一聲。
眾人議論之聲立即停歇。
此時朝陽初升,羅本領著眾人禮敬天地。
隨後整齊而浩大的讀書聲響起。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朗朗讀書聲,在山頂間迴盪。
寧白峰手中無書,但也曾看過不少儒家典籍,這些並不算高深的儒學內容,早已記在腦海。
此時跟著羅本的領讀,胸中意氣隨背誦聲噴薄而出。
只是很快他就發現,山頂匯聚的浩然之氣,並沒有曾經看到的那樣浩瀚如潮水。
現在的他雖沒有靈目,但修為早已今非昔比。
身周靈氣濃郁程度如何,他能清晰的分辨清楚。
曾經老山主領讀之時,浩大的靈氣流如雲朵覆蓋整座石雲山頂,如潮水沖刷在眾人之間。而現在,靈氣僅僅只是籠罩棋坪講堂,甚至稍顯稀薄,流轉力度只是山間河水一般。
寧白峰看著前方領讀的羅本,心中喟嘆。
湘雲書院以修為來看,自然是曾經的老山主最高,其次是院判許鹿,接下來才是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