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元山開山收徒的地方,既樸素又很有雅趣。
許多來此之人,只要在山腳劍亭領取一柄長鋏,就能去劍亭後邊雪松林裡,參加聽琴擊鋏。
由於今日回元山開山,寒城不再禁止人員進入其中,因此寧白峰趁早去了一趟城隍廟,用五枚通寶錢以及一顆鵝卵石作為香油錢,與這位文士城隍達成協議,然後才隨著人群出城,前往回元山腳劍亭。
當寧白峰拿取長鋏時,劍亭裡的人發現,此人竟然與自己的修為相當,愣了半晌。
劍膽境來參加開山聽琴,這在他的經歷之中,尚且還是首次,隨即他就反應過來,此人的目的並不是回元山,而是上院鼎劍閣。
這樣的情況對鼎劍閣來說,其實並不稀奇。
總有那麼些人資質不錯,僥倖踏進修行之路,卻在某一個境界停滯不前,就期望著去宗字頭山門求教。
對於這樣的人,回元山鼎劍閣從不拒絕,但其考核程度,比那些外三境就開始進入山門的弟子還要嚴格。
除了最初對宗門貢獻之外,對心性的考核更是慎之又慎,許多來此求教的修行之人,最終熬不過心性大考,選擇黯然離去。
因此對很多人來說,來回元山鼎劍閣碰運氣,無異於浪費時間。
畢竟在此空耗無數年,還不如外出尋找契機。
當然,有失敗,自然也有成功者。
當今鎮嶽峰主,當初就是一名無法突破劍膽境的下三境散修,在回元山做了近二十年的雜役,最終突破層層考核,拜入鎮嶽峰,然後一飛沖天,成為劍坯境大修士,最後憑藉努力,坐上峰主之位。
男子憐憫又可惜的將長鋏遞給白衣青年,勉勵的笑了笑。
......世間修行之人無數,鎮嶽峰主終究只有一人。
寧白峰接過長鋏,雖不清楚對方笑什麼,卻明白其中涵義,也只是點點頭,轉身去往亭後松林。
行走間,寧白峰仔細打量手中長鋏,發現此物竟是無柄劍條,甚至尚未開鋒。
聽琴擊鋏,竟然是敲擊鏽跡斑駁的老舊劍條,實在令人意外。
進入雪松林的瞬間,寧白峰就察覺到一股凌厲之意拂過全身,很顯然整片雪松林被禁制籠罩。
順著他人足跡進入松林深處,一片寬闊的林間空地上。
一座白玉圓臺凌空懸浮在雪地上空三尺之處,周邊三柄巨劍繞著圓臺緩緩旋轉。
這種東西寧白峰見過,當初天劍峽前,林語元坐鎮的就是這種圓臺。
此時,高臺上同樣坐著一名女子,只是不再是林語元,女子臉上遮著面紗,膝上浮著瑤琴。
高臺四周的林間雪地上,已經聚集不少男女,或坐或立,交頭接耳,切切私語不斷。
寧白峰大致的看了一下四周,林間人數約有兩百。
以當時在林外拿取長鋏來看,劍亭總計有三座,合計下來人數已經不少。
寧白峰隨意找了一處石頭,拂盡上面積雪,坐了下來,打量著四周。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中聚集人數已四百有餘,若是三座劍亭人數一致,此次開山聽琴擊鋏之人已有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