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袍青年穩穩踩在地上上,身形被利劍頂著倒滑出去,常年被風刃侵襲的極為堅硬的地面被雙腳犁出兩道溝壑,長達數丈。
鼎劍閣臨時洞府高臺上,宮裝女子同樣在關注這場問劍。
雖然第一眼對這名青年沒有好感,但不可否認,此人膽魄驚人,明知不敵,卻仍舊敢於向更強者問劍,這份心性就非比尋常。
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知其不可而為之。
然而心性再好,仍舊需要用事實說話,宮裝女子並不看好這名青年,持劍者問劍,比的是劍之氣意勢,單從勢來講,掌劍使曹蘆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世上事物都有跡可循,萬劍石林,號稱萬劍,其名稱就氣勢驚人,也因此,萬劍石林的劍修對於勢的理解最為深刻。
此時此刻,曹蘆居高臨下是勢,十八柄利劍持續不斷進攻也是勢,外圍數百利劍圍成藩籬更是勢,金袍青年已經落入對方劍勢之中,如同困居劍刃牢籠,想要脫困而出,除非一劍破開。
但這可能麼?
不可否認,
剛剛金袍青年騰空一擊的氣勢確實驚人,若是真正領悟劍勢,極有可能破了曹蘆居高臨下的勢,但卻同樣被前刺的利劍撞回,一往無前的氣勢被破,心性不佳之人很容易就因為這一擊,而導致心氣一落,整個人劍心蒙塵,就此沉淪。
即便金袍青年心氣不墜,劍意盎然,那劍氣又如何對拼。
曹蘆早已劍坯境,甚至即將破入劍仙,體內劍氣精純無比,就算壓境至劍客第三境的劍勢境,其劍氣依舊濃厚,現在圍攻青年的十八柄利劍,就是曹蘆以氣馭劍。
真正下三境劍客又如何能夠匹敵。
綜合來看,金袍青年劍勢上已輸,劍氣更是相差甚遠,最終結果只能是識海劍意崩塌,終生大道無望。
宮裝女子輕輕嘆了口氣。
峽谷口前,身形倒退的寧白峰發出一聲輕喝,右腳重重一跺地面,碎石崩散,整個人立即止住退勢,然後手中游方杖瞬間炸散七隻竹節,將襲殺而來的利劍盡數攔截。
半空中,一道赤芒不斷閃爍,七隻竹節在身周遊走不停,將圍攻的十八柄利劍阻擋在外。
八對十八,看似勢均力敵,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此刻二人相隔十餘丈,青衣男子以氣馭劍攻擊,依舊打的金袍青年只能防守,足可見其劍氣之強。
劍籬外圍觀眾人搖頭嘆息,在他們看來,金袍青年已經岌岌可危。
如此下去,劍氣有如何經得起消耗,落敗是早晚之事。
寧白峰站在十八柄利劍圍攻的牢籠中間,面色平靜。
問劍之初,他就已經設想過會遇到的壓力,所以眼前這種劣勢,對他來說絲毫不會影響到他的心態,就連剛剛指天式一擊被打回,他都毫無感覺,雖然指天式一擊是將全身精氣神凝聚杖頭擊出,受到正面打擊之後,更容易讓人心生氣餒,但寧白峰曾經無數次與蘇老對打,心氣早就被熬打的極為堅韌。
一擊被退,小事而已。
忽然間,寧白峰伸手迅速探出,收回來時,手中握著一把寒光閃爍的利劍。
石碑上,青衣男子微微一愣,輕咦一聲。
戰陣之中奪劍,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