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男子不想逼迫太甚,淡然道:“念你初犯,最後再說一遍,放下刀,離開這裡,刀修就該去刀鋒山,而不是天劍峽。”
然後又接了一句,“走路要懂得認路。”
人群中發出會心的笑聲。
寧白峰沒笑,反問道:“你如何判定我就是刀修,就因為我揹著刀?”
青衣男子皺眉道:“這還不夠?”
寧白峰淡笑道:“那我也沒看到你的劍,你又如何稱的上劍修。”
然而這句話一出,外圍人群一片譁然,有些人甚至倒吸一口涼氣。
遠處鼎劍閣臨時洞府的高臺上,那位宮裝女子再次睜開眼,略帶驚訝的看著那個登徒浪子,然後輕微搖搖頭。
劍客境就敢向劍坯境說這句話,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石碑上的青衣男子臉色鄭重,沉聲道:“你在向我問劍?!”
寧白峰緩緩點頭。
問劍這個詞彙,對一名用劍者來說,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去的。
自世上有劍開始,問劍都是一件極為鄭重之事。
問劍者與被問劍者必須嚴正以待,這是對對方的尊重,更是對手中之劍的尊重。
在江湖劍客眼中,問劍的意思就是決鬥。
慎重以待的選擇比鬥地點,出劍前互相告知對方,自己手中劍器名稱,多長多重,鑄造材質,以及寶劍出身來歷。
最後再拼盡一生所學,拔劍廝殺。
劍客用劍,只在劍上下死功夫,極致者更是終身醉心於劍,眼中再無他物。
而劍修眼中,問劍一事並不只是詢問對方手中劍器,以及比鬥那麼簡單。
劍修持劍修道,以心中之劍,登天地大道,問劍的意義就等同於詢問對方劍道。
道之一字,玄妙無比,又豈可隨意詢問。
因此,劍修問劍,等同於問道。
而問道的結果,要麼心境崩塌,從此沉淪,要麼收貨頗豐,一飛沖天。
寧白峰之所以選擇如此,原因有二,其一,以眼下情景來看,想要安然無恙的離開這裡,已經不可能,就算真的放下長刀離開,外圍這些人也不見得會放過自己;其二,選擇向曹蘆問劍,對方就更不能隨意出手殺人,問劍之間,只要不是大道之爭,不見得需要一劍斬殺對方。
此中做法,無異於死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