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關山難越吾亦往> 第75章 推雲換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推雲換日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如此, 一切也便說的通了。

花滿樓中,劉志說賑災的錢上面拿了六成,當時他說的含糊, 雲清瀾也想當然的以為他們的上面就是呂蓮生,可卻忘了呂蓮生的上面還有人。蕭牆口出狂言, 扯著呂蓮生的大旗就敢拿雲家的將, 花難民的銀, 實際上逞的, 也不過是李玄臻的威風。

如今呂蓮生被推上高位盛極一時,說不定也是在為李玄臻遮掩。

雲清瀾瞬間只覺如墜冰窟。

為何朝中她參奏劉志等人貪賄之事被重拿輕放,為何呂蓮生之流有恃無恐, 為何他們敢冒著違抗聖命的風險在撫恤賑災上屢次動手腳——這些賬冊都是陛下親自看過的賬冊, 其間出賬分明,粗粗一算就早超十萬兩之數, 若非默許,陛下又怎會看不出問題?

朝廷想著俺哩。

眼前浮現出在衡蕪山中浴血廝殺的龍虎軍將士, 鄭老伯的話也再度在雲清瀾耳邊響起,他們走馬燈似地閃過腦海,恍若一個個浪頭撲面而來,打得雲清瀾搖搖欲墜。

她們雲家披肝瀝膽, 前赴後繼所守護的王朝,難道就這麼不堪入目?

被萬民敬仰, 奉若天神的武昭皇帝, 到頭來難道竟就是這幅面孔?

其治下武昭三十七年間的太平盛世海晏河清,難道就都是假的?

不, 還是不對。

雲清瀾目光重又落到手中賬冊上。

李玄臻早不是個初出茅廬的帝王了。

盡管在後十年裡沉迷修道漸有些不問政事, 可能在三十七年間高坐明堂的君主, 還不至於做出這等遺臭萬年的昏君行徑。更何況他為給成仙一途償清業障,甚至願意親設請神宴將被其手刃的皇室兄弟請進皇祠祭拜,若如今又因建造飛仙臺而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那豈不又是一樁天大的孽債?

雲清瀾再次開啟手中賬冊,就著月色對賬中條目一一查閱,果然又被她發現些許異樣——賬冊中發放給飛仙臺梓人和雜工的銀錢,跟鄭老伯所言對不上。

按鄭老伯所說,飛仙臺最低等的雜工,每日工錢八文,而若是精於建築雕刻的梓人番匠每日則約莫能有二十文。可按這賬冊所記,飛仙臺雜工每日二十文,梓人番匠則按照熟練程度每人每日能給到六十到八十文。

這一來一回光是工錢,賬面與實際間的差距就足有三倍之多。飛仙臺工人成千上萬,再加上耗費的石材木料,蕭牆之流欺上瞞下,前貪後扣,其間被吞沒的銀錢早已過千萬。

是以僅就飛仙臺工事來說,李玄臻雖默許呂蓮生一行拆東補西,但問題的症結終究還是在其下官員的貪賄之行上。

雲清瀾放下賬冊,沸騰的心緒這才稍微平息一些。

有些事,君臣間心照不宣,擺不得臺面上,也見不得光。

李玄臻或許也曾暗示呂蓮生起一座足以千秋萬代永垂不朽的飛仙臺,但怎麼起,怎麼造,度量終究還是掌握在呂蓮生手裡。

這些人自覺意會了李玄臻的意思,藉著為陛下辦事的由頭,從戶部調取銀錢自是輕而易舉,他們幫著李玄臻做這些見不得光的事,也順便給自己撈撈油水。其間差額數以千萬,蕭牆一人或許沒這個膽子,但既有了李玄臻的默許,呂蓮生一脈的官員難免不會聞風而動,層層盤剝下受苦的終究還是百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