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章 攔路 (1 / 2)

第132章 攔路

“陛下,皖州八百里加急傳來奏章”,年逾七十的羅老大人氣喘如牛,哆哆嗦嗦從袖中拿出摺子,“魚糧大壩,垮了!”

“什麼?”盛安帝一把撥開大太監,親自接過奏摺看了起來。

自入夏以來皖州持續下雨,田地受災嚴重,百姓日日冒雨疏通田地積水,期盼老天爺停雨。

奈何老天不開眼,雨越下越大,截止七月末已經連下七日暴雨,魚糧水庫水位超過最高水位足足三十餘寸,大壩不堪重負,最終在七月二十九日轟然決口。

“蘇州知州奏摺上言:魚糧大壩決口,下游州府全部遭遇洪水衝擊,蘇州部分州府被波及,民居倒塌良田被毀,百姓流離失所死傷嚴重!”

“皖州知州賑災不利,致使受災百姓紛紛逃離,贛州、蘇州、鄂州等州亦受災嚴重自顧不暇,只能收攏一小部分災民,大部分災民盡數前往洛陽及北方州府。”

羅老大人又顫顫巍巍從袖中掏出幾份摺子,“魯州知州、晉州知州、豫州知州上書請求賑災物資。”

盛安帝越看越心驚,“距魚糧大壩決堤才半個多月,災民如何能到晉州?”

“啟稟陛下,據晉州知州奏摺稱,皖州百姓賦稅是其他州府的一倍之多,今年大雨田地收成不好,不少百姓不堪重負,迫不得已提前逃離。”

“好,好一個皖州知州!”盛安帝大怒,“傳旨,立刻捉拿皖州知州回京!”

大太監小跑著傳旨。

“陛下,皖州知州死不足惜,如今當務之急是賑濟災民安撫人心”,羅老大人請求,“請陛下即刻宣諸位大人進宮議事。”

“準!”盛安帝一聲令下,原本早已落鎖的宮門依次大開,御林軍傾巢而出,前往各重臣府邸請人。

半個時辰後,五品以上官員面色凝重齊聚御書房議事,太子與二皇子站在最前方。

盛安帝沉聲問,“諸位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理此事?”

“臣以為,應當命各州府收攏災民,將災民化整為零,待洪水退去再將百姓送回故居”,尹維第一個出列,“洛陽作為國都,當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有朝臣反對,“臣以為不可!自古大災後必有大疫,若災民攜帶疫毒,豈不是牽連無辜州府百姓?臣以為當將災民聚集,統一管理。”

“臣附議!大災之後禮儀法度全無,若讓災民進入州府,破壞各州府治安管理,懲治則傷民心,不懲治則亂法治,不如統一安置統一管理,重置法度!”

“臣以為不然!此次南方水災受災百姓何止幾十萬?先不說收攏起來便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大工程,就說收攏之後每日所需的賑災物資,都是一筆大數目,敢問戶部尚書,國庫可能拿的起這筆錢?”

戶部尚書默默搖頭。

大臣義憤填膺,“拿不出也得拿!難道要看百姓活活餓死不成?”

眼見兩派官員罵架起來,盛安帝制止,“戶部尚書,你說,國庫能拿出多少銀子來。”

戶部尚書喪著一張老臉,“陛下,如今還未到收取各地賦稅之時,國庫不豐,加之要湊夠西北、東南、西南軍軍餉,國庫是真的沒錢啊!”

他再厲害,也不能點石成金啊!

戶部一哭窮,哪怕盛安帝更傾向於收攏災民,也不得不扭轉心意,群臣吵吵嚷嚷,眼見明月高懸還沒吵出個章程,盛安帝乾脆道,“傳令各州府,盡其所能收攏災民,開放糧庫,賑濟災民所需花費詳細入賬,以今年稅收填補。”

“臣等遵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