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兩口子本來以為他們出門夠早的,結果到了碼頭才發現已經到了不少人。
有人推著板車,有人腳踏車人都後座上放了木板,一看就知道是來接知青的。
兩口子選了一個地方停了下來,然後焦急的看著船過來的方向。
雖然是冬天,雖然是臨近春節,可河面上的船真的很多,姚穎本來以為船不多,應該很快就能看到自家閨女坐的船。
結果這麼多船隻經過,她也不能確定啊。
就在這個時候,一箇中年男人喊了出來,“到了,到了。”
眾人聽到這個聲音,踮起腳尖看了起來,“在哪裡在哪裡。”
男人指著一個方向,“就是那條船勝利號,我記得很清楚,前幾年都是這條船接送人。”
大家聽到是勝利號,很快就發現了那條船,張威兩口子當然也是看到了。
姚穎看著緩緩朝著這裡駛來,各種鳴笛的比較大的船,都驚呆了,“這麼多知青,就這麼一條船。”
市裡每年都派船過去接人,不需要路費,大部分知青都會回城,姚穎雖然不知道具體知青人數,不過幾千人總應該有吧,就這麼條船能把人給運回來嗎?
張威也愣住了,“就這麼條船?”
邊上一個老知青的家長看他們倆不敢置信的話語,“你們孩子剛去那邊吧。”
張威嗯了聲,“對,去年夏天剛去。”
對方立馬懂了,是個畢業生,“就是這麼條船,現在人多了,不然以前知青少,船更小。”
“這個也太小了吧。”姚穎還是不敢相信,“這個也沒有辦法休息吧。”
“找個地方坐下來啊,這條船啊,平時是運貨的,又不是運人的,不然就那麼多知青,一條船怎麼可能夠,起碼要兩三條船。”對方再次解釋道。
是運貨船啊,姚穎再次傷感起來,“這個。。。”
老知青家長道,同為孩子是知青,能夠理解姚穎為何會這麼傷心,“挺好的,起碼咱這裡,市裡每年都有安排船接送他們回來。”
“我家鄰居的孩子是去別的地方,想要回來就只能自己回來,路費都是自己承擔。”
“是啊,挺好了,起碼能每年能回來,我同事家的孩子去了大西北,都去了好幾年,聽說那邊各種缺水,唉,都去了好幾年,愣是沒有回來。”
“是啊,我家老大去了東北,都已經去了七八年,都沒有回來。”一個家長嘆口氣,無奈道,“我家閨女幸好去了農場,每年都能回來。”
大家聊著聊著,情緒不由得低沉了好多,如果說剛開始大家很是開心看到自家孩子回來,現在提到其餘孩子不能回來,心情頓時低落不少。
“起碼有個孩子能每年回來也是好事。”一個家長擦了一把眼淚,“而且馬上要過年了。”
“對對對,馬上要過年了。”不管心裡如何想,大家臉上表情都變了。
這時候的船也是慢慢的靠岸,隨著輪船停穩,船員把船板一放,頓時不少人在船員的幫助下,安全下了船艙,或是自己回去,或是找到親人,就這樣碼頭上的人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