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那句“亡於天也。”,讓後世人不斷猜測,每位前陳帝王繼位,都特別重視天災,每年撥發賑災糧款的數量要佔了國庫收入很大一部分。
他們天真以為,亡於天就應該是天災。
怕是連張洗硯都沒有算到,這裡天是:“天裂月餘,仙宮降世。”
卜算一術,卻是可窺天機,天機卻也不是一成不變,也會隨著人力,扭轉氣運的大事而轉變。
所以張道禎從不贊成做事之前先卜卦,若是養成依賴性,哪怕是百中錯一,也可能含恨而亡。
特別是自從天裂以後,天下氣運已亂,張道禎的卜卦之術,許些大事都算不來,讓他去算於菟的氣運,他便算不準。
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在卜算一途上,此話依舊適用,實力高如於菟者,身系天道氣運,已經不是普通的卜算之術可以算出來的。
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鐘鳴的手中,張道禎側耳聆聽,靜等鐘鳴的下文。
鐘鳴躊躇片刻,他皺眉看看城外黑衣女子所去的方向,又看了看城中濟世堂的位置,猶豫不決。
半響過後,鐘鳴才轉身往城裡走,他道:“大痴的性命重要,我們還是要去濟世堂看一看,待到確認大痴性命無礙後再說。”
反正那女人也被鐘鳴忽悠到隋雲山脈裡“逛街”,她那邊不著急。
“也好。”
張道禎應下,兩人便開始往濟世堂裡走,只是他們二人不再如剛才那般焦急,腳步緩慢很多。
濟世堂距離斷壁城牆並不遠,屬城南的位置。
街道旁,一家並不起眼的藥鋪,遠遠的便能聞到草藥香氣。
濟世堂的牌匾經歷過上百年的風霜雨雪,略顯落魄,據鐘鳴所知,濟世堂在邊陲存在已久,沒有人具體知道它存在的時間。
背後是千年組織弒,濟世堂年代久遠也是情理之中。
邊陲人的人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濟世堂裡的老醫師,一直是那位,有人說,他年輕時便在堂中坐堂,這一坐便是幾十年,許些年近花甲的老人,都吃過這位老醫師開的藥方。
老醫師姓蒙,邊陲人都尊稱其為蒙坐堂。
起先鐘鳴只是認為他是個好醫師,並未多想,但自從得知濟世堂背後是弒以後,鐘鳴就不得不重視這位蒙坐堂。
蒙湉開創弒,濟世堂的老坐堂也姓蒙,這絕不是巧合。
災荒年間,很少有人能買得起藥,鐘鳴也已經很久沒有步入過這間藥堂,算起來,他來的最後一次,還是母親去世前的一日。
當時鐘鳴家中已經再無餘錢買藥,他只能跪在藥堂前,不住給蒙坐堂磕頭,求他給母親一副救命藥。
蒙坐堂冷著臉坐在堂中,都未起身,讓他滾。
從那刻起,鐘鳴才知道世上不是同情就能換來救命藥,他憤恨罵道:“濟世堂從未對得起濟世二字,你這不是濟世藥堂,你這是銷金窟!比那窯子裡的老鴇還要黑心!”
“罵得好,我濟世堂從不救無用之人,罵完就滾!”
藥堂中,年近過百的老醫師未動怒,只是厲聲讓鐘鳴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