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於菟氣的把兔子耳朵都抓變形了,如此堂而皇之的在他面前說去白玉京偷兔子,大概也是有蓬萊宮那群想一出是一出的樂師才能做出來了。
……
月上中天,隋雲山脈中百年古樹比比皆是,怪枝招展,有幾分陰森之意。
隋雲山是一座連綿山脈,大小山頭數不勝數,少說有千餘座山頭。
大多數密林之中的光亮,除去月光,便是螢火。
在起雲山的山頭處,卻不是如此,半空中升起足有人頭大小的冰蓮,放出耀眼的光芒,將這片山頭照得如白晝般明亮。
山頭之上,百十細鱗騎列隊待命,鐵甲之下,是一雙雙疲憊的眼眸。
能奔襲三晝夜連番大戰不滯待的細鱗騎露出倦意,可見這不足一月的時間,他們在山脈中是有多勞累。
在兵騎隊伍最前端的正是身穿狻猊盔甲的楊延朗,他手中銀龍槍遙指北方。
楊延朗的神色憂愁,他轉身道:“伯仙官,再往前趕,便要到我邊陲城境地了,起雲山距離邊陲城不過百里,這山若是再趕不下來,恐怕會影響邊陲百姓的生活。”
“無妨,我們追了十一日,這靈山也累了,它再跑不動的。
楊將軍放心,此山必不能擾我新唐子民安危,我伯年就算祭出本命法相,也要將它攔在起雲山。”
在楊延朗身側浮空飄蕩著一位年輕男子,看似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面容比楊延朗還要白淨,也是做書生打扮,身著淡綠色長袍,袍子後背繡有錦繡樓閣,旁邊繡有第三樓。
這位正是白玉京第三樓的樓主——伯年。
伯年作為第三樓的樓主,是除去娥嬋之外,在白玉京資歷最深的一位,據說這位伯年樓主追溯起來,要是娥嬋的小師叔。
只是這位伯年仙官生性淡泊名利,雖天資卓越,卻不喜修行,偏愛詩詞歌賦,喜愛城頭撫琴,更愛醉酒高歌,所以才落得要在小輩手下討生活。
正是因為這位伯年仙官性子溫煦,有時在朝堂上也會為新唐子民說兩句公道話,楊延朗才對他差別對待,不似對其他仙官那般厭惡。
能和楊延朗共事一月,還能讓楊延朗詢問其意見,足以見這位白玉京仙官的不同之處。
聞言,楊延朗的憂愁之色淡去,他長嘆道:“如此最好,伯仙官,在下先替邊陲子民謝過您的恩情。”
伯年淡淡一笑:“楊將軍言重,您受之帝王命,我受之京主命,都是本分,自當拼盡全力為之。”
楊延朗還想說什麼,可不待他開口,他面前的高山突然轟隆作響,眼前樹木皆是翻倒,一股巨大的土流翻騰而上,似是有巨龍在地下竄行,向著北方山頭而去。
轟隆聲不止,震動惹得細鱗騎座下馬匹不斷嘶鳴。
細鱗騎對此場景早已習以為常,很快兵騎隊伍便安靜下來,靜等楊延朗的命令。
在遠處有華光臨近,落到伯年的面前低頭跪拜:“伯樓主,山靈掙脫法陣,向起雲山而去,我觀察它已是垂死掙扎,今夜有望將其拿下。”
“很好,起雲山佈陣,攔住它的去路,定然不能讓其進入邊陲城。”
伯年吩咐後,那弟子拱手應下,華光又起,向著北方飛去。
隨後,伯年回頭向楊延朗拱手道:“楊將軍,接下來的石靈小妖,就要看楊將軍和諸位兵騎的了。”
楊延朗點點頭,銀龍槍一揮,喝道:“起雲山,行軍!”
其身後的孫龍虎高舉手中唐刀,大喝道:“細鱗龍首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