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朗似有心事,也沒過問分田之時,直接跨上馬。
方才少年人分田的時候,孫龍虎他們也已經將吳家主在東門斬首懸掛,此時恰好回來。
少年人被人扶上落雪,楊延朗見人已到齊,便道:“去淤泥村。”
孫龍虎領騎大喝聲“細鱗龍首軍,前行!”,騎隊再度縱馬過市,直奔淤泥村而去。
此去淤泥村,上將軍卻沒讓少年人回村覆命,而是繞過淤泥村,去了荒山崗。
荒山崗本是淤泥村偏西南的山頭,只因為戰時死了人便埋葬在這裡,變成了亂葬崗,村中人也稱為荒山崗。
來此地,就是為了上將軍心心念唸的事情——祭拜家嫂。
百善孝為先之中,孝之一字不止體現在對長輩的孝順,對於逝者而言,祭拜也屬孝道。
自古素來有“大孝三年,中孝百日,小孝三日”的說法。
前陳有位孝子,老父親重病十年臥病在床,這位孝子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後父親病逝,孝子痛哭流涕,誓要為父親守孝三年。
期間這位孝子身著粗布麻衣,食不碰酒肉,每日起床必先為父親念銘詞守孝。
後來前陳的陳明帝得知此時,特賜一匾,上書:菽水承歡。
此事被後人傳為佳話,影響至此,也就愈發注重於對前人的祭拜。
更何況是出自以忠孝聞名的楊家之子,楊延朗十分看重家嫂的祭拜之事,早在村中聽聞訊息的時候便叫人準備祭品。
折騰大半日,等到荒山崗的時候,已是下午時分。
日頭偏掛西山,荒山崗上寸草不生,清風拂過,捲起許些塵沙,荒涼之中帶著些陰冷。
這裡是亂葬崗,也有些駭人的傳聞,有人說起先年前有偷屍人來這裡刨墳,碰到過古怪的事情,第二日就被嚇瘋了。
現在那瘋子還經常在各個村頭出沒,嘴中時常叨唸:“荒山崗,有娘娘,穿白衣,會飄蕩,捧石盒,找兒郎……”
那群以食屍為生的人,竟然被嚇得再也不敢來這裡。
至於是否真有鬼神作怪,沒人說得清楚,只是大家都奉行寧可信其有的準則,很少再來這片荒山崗。
鐘鳴一行人來到荒山崗的坡下紛紛下馬,山崗路崎嶇,不適合騎馬上前,也只能徒步上去。
楊延朗站在山崗之下,向上看,這是個很大的土坡,還算不得是山,一眼望去能看到半截黃土中還有白骨露出,想來是雨水沖刷過後導致。
亂葬崗平時沒人拜訪,若不是尚有家人在世的,根本沒人祭拜。
戰爭中死的人多,許些都是一家人同葬的可憐人,死後也就被好心人用草蓆裹起,隨便找塊地方埋了,有些為了省力氣,怕是扔到死人堆裡就不會再管。
災禍年間,死的人不計其數,能被人收屍已算萬幸。
鐘鳴也下了馬,對楊延朗說道:“叔父,山路不好走,不如就我們兩人前去吧,軍騎大動也不方便。”
楊延朗點點頭應道:“也好,虎子拿貢品來,你們且留在這裡等待,我與鐘鳴前往即可。”
於是細鱗騎守在山岡之下,楊延朗手提食盒,鐘鳴背了裝有香燭黃紙的包裹,叔侄兩人徒步向崗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