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位就把神經顯露出來。
此時的喬曄健很懷疑,這丫的是第一次做這個手術嗎?
此時,阮彬在近端遊離至椎間孔處,將C7神經根的前、後股向遠端行干支分離使其長度增加後再切斷。縫合切口。
明明別人需要完成這個絲毫需要一個多小時,這小子竟然半個小時就搞定了!
這讓喬曄健再次認識到了阮彬的恐怖精微操!
畢竟這些神經血管的縫合可是超難的!
畢竟比頭髮絲還要細小。
“縫合完畢,到下半部分了。”阮彬鬆了口氣。
這一次手術分上下兩部分,需要開刀兩次!
接著把患者翻身取俯臥位,取頸部後正中切口,以頸6、7棘突為中心作後正中切口,長約10cm。
依舊是快速的切開面板、皮下組織、項韌帶,用骨膜剝離器沿頸椎棘突兩旁作骨膜下剝離。
椎板牽開器輔助充分顯露暴露頸8棘突、椎板。
骨刀切開右側頸6、7上下關節突,暴露分離右側頸7神經椎間孔段,將已切斷的遠端自開啟的椎間孔拽出。左側頸5胸1椎板槽狀磨開,棘突劈開,撐開椎板,暴露黃韌帶,切除部分黃韌帶,暴露硬脊膜,縱行切開硬脊膜,暴露頸6胸1神經後根,在電生理監測下選擇性切斷頸6部分神經後根,頸8、胸1神經後根操作同前,縫合硬脊膜。
緊接著切斷頸6部分神經後根。
在頸6、7棘突近椎板處磨鑽打孔,形成約1厘米孔道,將右側頸7神經遠端自孔道穿出,切開左側上下關節突,暴露分離左側頸7神經,在椎間孔段中部切斷左側頸7神經,與左側頸7神經斷端無張力吻合。
看著阮彬眼花繚亂的操作。喬曄建忍不住問道:“這就是你說的將健側頸7神經移位與患側選擇性頸神經後根切斷術者兩種術式結合起來的改良術式?”
“對!怎麼樣?”阮彬笑了笑。
“一開始說的時候我思路還是不怎麼清晰,現在看了你的手術過程,我發現這個改良術式感覺很牛逼!”喬曄健感嘆道。將經椎體後路完成頸7神經移位,而達到縮短神經通路,避免一些患者需要神經移植,達到直接神經移植吻合的目的。這個方法為腦卒中後偏癱恢復開創了新的手術途徑!
此時,阮彬看到無活動性出血後,固定片固定頸5胸1椎板。逐層縫合頸部肌肉,面板。頸託固定,左上肢適度約束。
手術完成!
“可以把患者送到ICU病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