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路!
一氣呵成!
眾人都是看得嘖嘖稱奇。
“阮彬,你確定是第一次手術?怎麼那麼熟練的啊?”孫武壽驚愕問道。
“心中有手術檯,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手術!”阮彬臉色一正道。
“???”
你的大腦是經過改造的?我咋做不到!孫武壽臉一黑。還是說老夫腦子鏽掉了?
就在孫武壽自我懷疑人生的時候,阮彬的內鏡已經顯露鞍底,要確定中線定位這個關鍵步驟了。
中線定位,顧名思義就是它可以讓在術中不易因方向偏離導致損傷頸內動脈!
特別是對於這個入路操作來說,保持中線操作是十分重要的。由於蝶竇結構的複雜性及變異性,中線定位較為困難。
在阮彬的腦海裡,眾多手術的經驗告訴他,蝶嵴是較為可靠的中線定位標誌,結合術中神經導航對中線定位有幫助!
確認完畢,接著將覆蓋在鞍底的黏膜輕輕推向旁邊,用磨鑽開啟鞍底,細針穿刺確認無出血或腦脊液後雙極電凝燒灼硬膜進行“十“字切開,進入鞍區,仔細辨認正常垂體和殘餘腫瘤,在0°、30°雙內鏡下用取瘤鉗、刮匙及不同角度彎頭吸引管分塊切除殘留的鞍內腫瘤,尤其是鞍旁、鞍上區殘餘腫瘤,副腎鹽水棉片瘤腔止血,最後瘤腔用止血棉或明膠海綿填塞……
“這種入路果然視野闊廣啊!雖然達不到成年人那種廣闊的視野,但是勉強足夠手術操作視野用了。”喬曄健驚歎道。
“嗯,比國外那幾個成功的手術案例的術野都要大!”孫武壽贊同的點了點頭,同時用心記住阮彬的中線確認,還有入路的細節操作經驗。
雖然手術過程都是很順利,看難度貌似沒有想象當中那麼高。不過眾人都是看得出,這也是得力於阮彬的細膩操作。
在孩童如此小的腔道之中操作,竟然還能操作的如此行雲流水,不愧是擁有‘奈米操作’之稱的阮彬啊!
恐怖如斯!
如果換成他們,還是用阮彬這種術法,估計他們手術起來肯定會磕磕碰碰的。甚至術中還會出現小意外。
但是阮彬這種改良版本,專門改編到適用於兒童的神經內鏡下經鼻蝶手術,的確是效果炸裂!
完全克服了從成人術式改變到適合兒童術式的障礙和難點!
半個小時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