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華夏的醫學教導往往更重視醫生的動手能力,把醫生培養成了‘技工’,這一點在外科尤為明顯。他覺得,華夏的醫生應該是臨床和科研兼顧的科學家,外科醫生應接受系統的學術培訓,更深入的理解患者健康的各個方面,包括生活質量的重要性。
同時不斷的創新新術式,不斷的研究病理課題,能夠發現發明更多可以改變醫學的臨床診療!
所以像阮彬這樣,他是非常的愛惜的!
這樣的天才本就不多,而且對方不但手術功底妖孽,但並不是清一色那種‘手術技工’,他懂得創新,他懂得去研究。
這樣的人,真的不多見!
“好的,我知道了。”阮彬點了點頭。
“院長,那我那一萬塊~”阮彬厚著臉皮問道。昨晚交了論文,對方錢還沒有給呢。
阮彬的話讓林副院長臉一黑:“現在就轉給你!”
“嘿嘿,院長大氣!”
…………
《醫者》雜誌總部。
主編辦公室。
“喂,林院長嗎?我是小孟啊,對對對,是我是我~”《醫者》主編之一的孟隆正在給林副院長打電話。
“林院長,前段日子你給我的那一篇《腹腔鏡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切除術——改良版膽總管空腸吻合術》在前幾天已經登刊了,嗯,對……訂閱量非常的高。和當初《院前REBOA》有的一拼。對對對對……你們醫院的那一位阮醫生真的是高產醫生啊!我都恨不得見上一面。”孟隆感慨道。
這種乾貨滿滿,而且還是具有創新意義,帶著重新整理意義的論文訂閱量當然是非常牛叉的!
“我聽說你們醫院前兩天又完成了一臺世界級難度,全球首創的癌症手術,其中還發明瞭新術式是嗎?不知道你們這個新術式論文什麼時候投稿啊?您可以一定要投我們《醫者》雜誌啊。我們可是國內權威著名的雜誌!”孟隆眼巴巴的道。
他相信,這個新術式論文還要這一臺手術的論文,絕對又會是一個熱賣款!
“啥?你們還需要收集大量臨床資料?哦哦哦……沒事沒事,我們等得起!下次我去魔都,一定請你喝茶。”孟隆又是客套幾句,然後才掛了電話。
“哎呀,等待的日子就是煎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