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牧場主陶良辰> 第1490章 一億年前的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0章 一億年前的鳥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厚厚一疊檔案,被放在韓宣面前的桌子上,他沒先看這些,站起來轉身,抬頭看向身後的陳列架。

這個架子上擺放的物品挺奇特,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最近幾年流行用史前遺物裝飾辦公室,珍稀化石、琥珀都是市場上大熱的收藏品,價格連續漲了好幾倍。

前兩年能用幾十萬美元,買到一具完整的霸王龍骨骼化石,現在連條腿都買不到了,造成這些改變的原因,大概是由於《侏羅紀公園》這部科幻電影的出現,它成功讓消失上千萬年、甚至數億年的神奇物種,重新走進了許多人的視線裡。

去年《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上映,再度引起恐龍熱潮,有眼力的小炒家們,用低價囤積一批精品化石,然後在某次專場拍賣會上,成功用天價把這個市場給炒火了,買漲不買跌,這個道理在美國也適用。

在此之前,史前類收藏品的價值遠遠被低估,它們的存世數量其實比古董更少,但由於喜歡這種物品的人不多,屬於小眾收藏品,所以價值一直上不去。

面前這個架子上的物品,都是當時賣給韓宣霸王龍化石的那位古董中介商幫忙收集,無一例外全是精品,價格不低。

其中有個非常完整,也很漂亮的菊石化石,儲存得相當完好,距今大約已經有三億年歷史,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海洋無脊椎生物,就像是現代的鸚鵡螺,它的直徑達到一百四十厘米,相當罕見,生活在泥盆紀四億年)到白堊紀六千五百萬年)之間。

在它旁邊,長達六十多厘米的三葉蟲化石更為古老,跟菊石化石一樣,也能代表那個不為人們所知的遠古年代。

它們在漫長歲月中,演變成了許多個不同的物種,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鱟或者頭蝦綱的某些物種身上,看出五、六億年前三葉蟲的影子,人類的短暫歷史跟它們相比起來,顯得太微不足道了。

達爾文曾經提出一個猜測,說生物體的隨機變異,是生物進化的物質基礎,科學界如今已經形成基本的共識,認為或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共同的祖先。

很多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物種,其實沒有滅絕,而是變成了其他的樣子,就比如各種鳥類、以及人們經常吃的雞,可能就是幾千萬、上億年前的某些恐龍演變而成。

這個猜想是基於恐龍與鳥類的骨骼結構特徵類似,恐龍與鳥類的dna序列也非常相似,契合度達到百分之八十,這為證明恐龍是鳥類的祖先,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考古學家們還發現過長得像鳥的“始祖鳥”化石,它屬於一種有毛的恐龍。

現在這種猜測,在韓宣眼前體現得更加明顯,因為他伸手拿起一枚琥珀,意外發現裡面封存著只古代的雛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